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长城笔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主业是生产各类木杆铅笔.公司党支部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党员岗位承诺"为载体,以党员主题活动为抓手,以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将党建工作与激励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当好科技创新活动的冲锋号和助推器,充分调动党员、广大员工投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大客户提供科学、合理用电方法并取得最大效益的技术服务,是供电部门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的重点。结合中山供电局的实际情况,研发了需求侧管理分析与决策系统,以实现大客户技术节能个性化服务功能的应用,从技术上为客户节能降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电费回收风险,供电企业往往在信誉度较低的客户中实行预购电管理。基于负荷管理终端的预购电技术投入成本低,能有效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在计量自动化技术普及应用的供电企业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振华  叶慧萍 《供用电》2005,22(5):13-14
非线性负荷产生谐波,谐波会对电网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加大电网损耗,导致计量不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目前,中山市有谐波源的专用变压器客户近200家,此类客户均具有中频炉或整流设备等较大型的谐波源设备,大部分谐波源专用变压器客户投入运行后,10 kV供电线路的线损率都有不同程度增大,如中山市某镇四个装有中频炉用电设备的金属制品厂投运期间,所接入的10 kV供电线路综合线损率由原3.8%上升高达31%,仅一个月供电企业就损失了线路电量近200万kWh,同时谐波引起电压严重畸变,造成了邻近客户电气设备烧毁,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选用10 kV系统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时如何按照实际应用场合验算转移电流、交接电流,并结合组合电器的特性合理选配负荷开关、熔断器与变压器参数。  相似文献   
6.
根据负荷曲线的特性对负荷进行分类,用简单的模型描述和预测,对用户的月用电数据的预测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较准确地反映负荷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叶慧萍 《供用电》2000,17(4):43-44
随着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 ,某些变电站 1 0k V出口短路容量显著增大 ,对低压配电设备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有并联运行变压器的用户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变压器并联运行时 ,低压侧短路电流会明显增大 ,配电设备可能不能承受。此种情况下 ,应验算用户低压配电设备承受最大短路电流的能力。下面就以我市某一用户两台 1 60 0k VA配电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情况作实例来分析。1 基本情况( 1 )该用户 1 993年通电时由城南站 1 0 k V京华线供电 ,那时城南站 1 0 k V母线的最大短路电流小于 2 0 k A。 1 996年起配电网整改 ,改由库充站 1 0 k V怡华…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非线性用电客户的不断增多,谐波给供电企业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如何创新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治理谐波源作了研究分析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的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慧萍  李力杭 《供用电》2002,19(3):43-44
近年来 ,在 1 0 k 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和控制开关的选用中 ,由于负荷开关 -熔断器组合电器与断路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造价低和运行可靠等优点 ,从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 ,如何正确选用组合电器 ,负荷开关、熔断器与变压器如何合理选配参数 ,是关系到能否发挥组合电器作用 ,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1 转移电流的校验由于组合电器的三相熔断器熔体熔化具有时间差 ,三相熔断器中有一相首先断开后 ,撞击器动作 ,此时可能出现另两相熔断器尚未熄弧开断而撞击器出击 ,形成由负荷开关切断故障电流的现象 ,即原来由熔…  相似文献   
10.
线损"四分"管理是供电企业实现线损工作精细化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山供电局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和营配信息集成系统三大系统联动管理,实现营销、计量、生产等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形成线损"四分"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模式,从而推进线损工作的常态化管理,达到管理降损的工作目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