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90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0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深圳市某片区排水管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局部树脂固化法、紫外光原位固化技术、人工喷涂聚氨酯技术和内衬钢套管技术等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设计内容和修复效果。实践结果表明,非开挖修复技术需根据管道缺陷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修复后形成的内衬管可有效保证管道结构、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时空轨迹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轨迹数据刻画了移动对象的行为模式与活动规律,是对移动对象在时空环境下的移动模式和行为特征的真实写照,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服务推荐、位置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些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对时空轨迹数据进行模式挖掘才能得以实现。简述了轨迹数据挖掘的预处理和基本步骤,归纳了异常轨迹检测方法的分类,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基于轨迹数据的四种模式挖掘,从管理决策角度对轨迹数据挖掘进行相关综述和分析,有望为轨迹数据的模式挖掘与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自动化解译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电磁散射特征与目标结构具有稳健的关联性,是SAR图像解译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如何准确地实现电磁特征提取以及利用电磁特征反演目标特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该文讨论了电磁特征提取和基于电磁散射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其中的关键要素和主要思路,详述了电磁散射机理在成像和识别领域的扩展应用,展望了未来电磁散射特征提取与应用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种面向分类属性数据的聚类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单一聚类算法存在结果不准确和随机性大,且现有算法对分类数据聚类时将其装换成数值型会产生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分类属性数据的聚类融合算法。算法利用原有分类属性值的差异产生聚类成员,然后采用相似度方法进行划分,通过寻求目标函数最小的划分来简化聚类过程。算法在UCI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的效率和精度都优于现有算法,说明算法的设计和更新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某污水处理厂的紫外线消毒单元为研究对象,跟踪研究了不同紫外线剂量条件下出水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粪大肠菌群的复活情况。结果表明:该厂紫外线设备消毒效果良好,在出水水量和水质正常的情况下,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均小于104个/L,当照射剂量大于51mJ/cm2时,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小于103个/L;进水粪大肠菌群数、出水浊度和紫外光强对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均存在影响,在紫外线剂量为36mJ/cm2左右时,出水浊度和紫外光强是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浊度小于3.5NTU、紫外光强大于90%时,能达到排放要求;当紫外剂量达到44mJ/cm2左右,出水浊度小于5.0NTU,紫外光强大于83%时,出水粪大肠菌群均在3 500个/L以下;经55mJ/cm2紫外照射剂量条件下的水样,以日光灯为光源照射9h后,粪大肠菌群由490个/L复活后达到16 000个/L,以室内自然光照射9h后,粪大肠菌群由490个/L复活后达到1 300个/L;紫外线消毒的运行成本为0.019 4元/m3。  相似文献   
6.
臭氧接触装置的传质与吸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臭氧接触反应装置影响吸收与传质的主要因素进行的试验研究,归纳出不同孔径扩散器气泡直径与空塔气速关系的经验公式,并对进气中臭氧浓度,鼓泡塔的水力停留时间,水深与臭氧中吸收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凝/浸没式超滤组合工艺对深圳某原水进行中试研究,从有机物去除和膜污染控制两方面对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膜池曝气强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膜池气水比为12∶1,PAC投加量为0、3、4 mg/L时,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颗粒数和COD Mn去除效果增强,继续增加PAC投加量到5 mg/L,则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颗粒数和COD Mn去除效果变差。PAC投加量为4 mg/L,膜池气水比为(7.5∶1)、(9∶1)、(12∶1)时,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颗粒数和COD Mn去除效果逐渐增强,继续增大气水比到15∶1,则Zeta电位增大,颗粒数和COD Mn去除效果变差。PAC的投加和膜池曝气可减缓不可逆膜污染,增加PAC投加量可提高DOC去除率,降低单周期TMP增幅;提高曝气强度会降低DOC去除率,降低单周期TMP增幅。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面大跨度空间壳体结构具备质量轻、稳定性强和计算方法成熟等特点,设计出适用于软岩巷道支护的小跨度、薄壳状混凝土钢筋网壳支架。结合工程实际和相似定理,建立混凝土钢筋网壳支架的相似模型并对模型结构的布置形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利用ABAQUS分析出结构的荷载-挠度特性和破坏模式,建立极限承载力、最大挠度和配筋率3个评价指标;随后采用灰色关联和组合权重的分析方法对上述3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求得结构的最佳布置形式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将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将该结构的最佳布置形式应用于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出的混凝土钢筋网壳支架承载力高,内部构件短小,应力传递路径清晰,内力分布均匀,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工程应用中,该结构能有效控制软岩巷道的变形,保持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9.
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的分子量分布和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超滤分离技术将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含量最高的夏季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四个部分,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组分进行表征,并对20种氨基酸、牛血清白蛋白等模式化合物进行氯化试验,以找出水合三氯乙醛的主要前体物成分。结果表明MW<1 kDa的水合三氯乙醛生成势含量最高,为24.81μg/L,其次为10 kDa<MW<0.45μm (17.49μg/L)、3 kDa<MW<10 kDa (8.16μg/L)和1 kDa<MW<3 kDa (5.50μg/L),其中MW<1 kDa和10 kDa<MW<0.45μm两部分有机物占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含量的75.55%。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水合三氯乙醛的主要前体物可能为类芳香性蛋白质和类微生物代谢产物等物质而非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丙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牛血清白蛋白、鲱鱼精DNA等模式化合物是水合三氯乙醛主要前体物,其水合三氯乙醛生成量均大于30μg/mg C。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布滤池对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强化除磷中试研究,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试验选用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氯化铝(PAC)作为强化滤布滤池除磷效果的混凝剂。当不投加混凝剂时,滤布滤池对TP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28.76%和50%,且对TP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大;当投加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与聚合氯化铝强化滤布滤池时,滤布滤池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58%、60.13%和66.94%,对TP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小,对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8%、67.6%和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