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4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昌栋  徐明厚 《热力发电》1994,(5):19-23,11
煤粉空气混合物中的火焰传播对煤粉着火燃烧稳定和强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煤粉空气混合物中火焰传播、传播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研究认为,火焰传播速度、煤粉加热速度、燃烧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扩散速度中最慢的因素控制火焰的传播;煤质、煤粉浓度、煤粉颗粒尺寸和湍流交换对火焰传播速度有影响;挥发分析出、煤粉浓度、颗粒尺寸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对火焰传播的作用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燃煤过程中痕量重金属的形态进行了热力学模型计算。通过对不同系统,包括多种痕量元素共存、汞/煤系统、汞/煤/氯系统、砷/煤/氯系统、硒/煤/氯系统、和汞/砷/硒//煤/氯的复杂系统的平衡计算,表明采用热力学平例分机可以为预测煤燃烧烟气中痕量重金属元素挥发或凝聚的倾向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燃煤烟气中痕量元素的形态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铭  徐明厚  乔瑜  詹靖  韩军 《热力发电》2004,33(8):10-14
介绍煤燃烧过程痕量元素形态的分析方法: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以Hg为例,描述了痕量元素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指出了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形态分析的若干研究方向,并给出了部分痕量元素在烟气中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介绍了煤粉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包括亚微米飞灰和残灰颗粒的主要形成途径.亚微米颗粒主要来自无机物的气化-凝结过程,在高温条件下无机矿物首先以氧化物、次氧化物或原子的形式气化,当温度降低时,无机蒸气通过均相成核、异相冷凝、凝并、团聚等过程形成细微颗粒.残灰由残留在焦炭颗粒中的矿物转化而成,焦炭破碎和表面灰的聚合是决定残灰最终粒径分布的主要过程,除此之外,对于含外来矿物较多的煤种,矿物破碎对残灰颗粒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最后对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富含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准东煤和石油焦为原料,在热重反应器上分别进行了水蒸气及CO2条件下的共气化实验,探究了AAEM的赋存形态对其转化行为及燃料气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准东煤与石油焦在水蒸气条件下的共气化反应速率明显快于CO2条件,来自煤中的AAEM促进了石油焦的气化.在CO2气氛中,不同赋存形态矿物的催化作用存在较大差异,盐酸溶态的Ca起主要催化作用,并在气化过程中生成CaS.而在水蒸气气氛中,不同赋存形态矿物的催化作用差异较小,气化过程中含Ca组分主要生成CaO.  相似文献   
6.
燃煤锅炉PM10排放及元素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低压撞击器对某300 MW燃煤锅炉除尘器前后的飞灰颗粒进行采样,对飞灰颗粒的质量粒径分布、除尘器对不同粒径颗粒的除尘效率和元素Si、Al、Fe、Ca、Mg、S、Cu、Pb、Zn、Mn的分布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站除尘器前后PM_(10)质量粒径分布及元素质量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其峰值分别在0.1μm和2.36~3.95μm附近.除尘器对不同粒径颗粒的收集效率差别很大,对粒径大于10μm颗粒的收集效率约为100%,而对亚微米颗粒的收集效率在62%~83%之间.元素Mg、S、Cu、Zn和Pb在小粒径的飞灰颗粒上有明显富集趋势,特别是元素Cu、Zn和Pb,其相对富集系数达30~40,Si、Al和Ca的富集系数与粒径成正比变化,而Fe和Mn的富集系数与粒径没有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沉降炉燃煤实验,讨论了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研究了炉膛温度、煤粉粒径及氧浓度对亚微米颗粒生成的影响.实验选择平顶山烟煤、六盘水烟煤和合山烟煤,每种煤的煤粉粒径范围分别是100~200 μm、63~100 μm和小于63μm.煤粉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后,用13级低压撞击器按不同粒径收集可吸入颗粒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小于0.377 μm的颗粒是通过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而粒径大于0.377μm的颗粒是通过矿物质的破碎、聚结机理形成;随着炉膛温度的升高、煤粉粒径的降低及氧浓度的提高,亚微米颗粒生成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炉膛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煤粉粒径及气氛次之.  相似文献   
8.
刘小伟  姚洪  蔡攸敏  于敦喜  周科  徐明厚 《化工学报》2007,58(10):2567-2572
通过浮选实验先将典型烟煤分成高、中、低3个密度段,然后对3种不同密度原煤在沉降炉内进行热解和燃烧实验,研究原煤密度对颗粒物形成机理和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把颗粒物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0 μm共分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实验结果显示:低密度原煤对颗粒物形成的贡献最大,中密度次之,高密度最小,低密度原煤所含矿物质粒度最小,形成的焦的膨胀率、总孔体积和BET表面积最大,高密度原煤所含矿物质粒度最大,形成的焦的膨胀率、总孔体积和BET表面积最小,中密度原煤介于两者之间,3种密度原煤燃烧后形成的PM10颗粒物元素构成的相同点是:对于亚微米颗粒物,元素S+碱金属元素+其他元素>难熔元素,对于超微米颗粒物,难熔元素占80%以上,远远大于其他三类元素。  相似文献   
9.
煤焦破碎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焦炭破碎对碳的转化以及飞灰颗粒的形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利用座逾渗理论建立了单颗煤焦的二维燃烧破碎模型,并对不同初始大孔隙率Ф的煤焦进行了模拟,研究的结果发现,煤焦总孔集团数随Ф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Ф较小时,微孔占主导地位,Ф越大,微孔合并越剧烈,孔簇越大;煤焦破碎的次数随Ф增加而增加,说明初始孔隙率对煤焦的破碎程度具有较大影响;Ф较小时,煤焦破碎较为均匀,Ф越大,颗粒燃尽时间越少,破碎越集中在反应最剧烈的阶段,而且多发生在燃烧前期。  相似文献   
10.
稳燃腔燃烧器射流中粒子动态分析及燃烧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稳燃腔燃烧器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它是在钝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煤粉燃烧器。本文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测量了燃烧器出口气流的平均特性和湍流特性,回流区内外的颗粒数密度、直径和体积流量分布,以上数据不仅正确解释了钝体的稳燃机理,也说明了这种燃烧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