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有关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可靠性分析的研究大多针对子模块结构独立的换流器,对于多种低成本、多模态的异构拓扑,尚缺乏有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因此针对异构型换流器的可靠性分析对扩展其应用边界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了异构型MMC的特征,以桥臂嵌套型MMC为例,提出了一种考虑桥臂切换导致的多任务剖面与工作故障延续性且适用于异构型MMC的可靠性建模方法。通过分析换流器的不同运行状态,建立了马尔可夫模型,并分析了其冗余配置方案。基于仿真算例计算了桥臂嵌套型MMC的可靠性,分析了子模块冗余配置对其可靠性的影响,并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为多开关状态的异构型MMC的可靠性分析及冗余配置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密集钻孔切顶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结构安全稳定,研究正常情况与密集钻孔条件下顶板岩层结构受力状况,基于岩石断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回采前后顶板密集钻孔孔间围岩受力分布及其破断过程,明确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相邻钻孔的孔间集中应力相互作用机制,推导工作面端头弧形三角板结构巷道侧边界密集钻孔孔间围岩的拉剪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孔间围岩所受拉剪应力的影响作用,提出沿空留巷密集钻孔切顶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密集钻孔主要通过回采前后钻孔周围应力条件改变来增加钻孔围岩拉剪应力集中程度,引起孔间裂隙扩张联通,形成切缝线破断关键岩层。回采前钻孔主要受水平挤压应力影响,回采后钻孔受力逐渐转变为采空区顶板回转下沉产生的拉剪应力为主,钻孔孔间围岩状态随之由孔间围岩弱化阶段过渡到孔壁裂纹成形阶段,再转变为孔间围岩破断阶段。密集钻孔孔间围岩所受拉剪应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关键岩层厚度及钻孔孔径与孔间距之比,与钻孔高度及间距成负相关,与角度及直径正相关。据此提出了密集钻孔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并根据龙滩矿3124 N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设计了密集钻孔切顶留巷方案,确定钻孔长度为8.3 m,角度为15°,钻...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规模逆变器接入弱电网易引起宽频带振荡,影响自身及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问题,结合PWM控制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研究了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及死区效应下的逆变器并网口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以及LCL滤波器的固有谐振点以及控制延时对谐波的影响.通过在仿真平台搭建模型,实现了逆变器谐波特性的复现.结果表明,PWM调制技术会产生载波频...  相似文献   
4.
半全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ybrid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ybrid-MMC)能够实现无闭锁故障穿越,但是其全桥子模块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基于嵌套式全桥阀段的嵌套型MMC(embedded full bridg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EFB-MMC)同样具有无闭锁故障穿越能力,但是其机理分析与故障穿越特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文从半全混合型MMC与EFB-MMC的拓扑结构出发,介绍2种方案的故障穿越机理;根据EFB-MMC的故障清除特性,给出了不同时段故障电流的表达式,并在仿真中验证。在双端系统中对比了2种方案在故障工况下的故障清除特性和恢复过程,并比较两者的投资成本和损耗差异。结果表明EFB-MMC与半全混合型MMC的故障清除效果相近,但是更具备成本优势,具备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