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2.
3.
电机在运行中绕组绝缘承受工频电压,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这些电压分别或同时作用于电机的对地绝缘和匝间绝缘。匝间绝缘的介电强度远不如对地绝缘。匝间绝缘往往只是电磁线本身的绝缘。经过绕线、嵌线、整形等多种工艺的加工,使电磁线本身的绝缘强度有所下降,绕组的接触长度与绕组的匝长基本相同。所以出现的弱点概率较高。因此,匝间绝缘是电机绝缘中的薄弱环节。保证电机绕组合理的匝间绝缘强度对保证  相似文献   
4.
AXS-2线圈试验仪是用于鉴别各种线圈故障和匝间绝缘情况的专用设备。它适用于单相、三相电动机,发电机,电磁铁,变压器,继电器及家用电器等线圈的试验。它能正确的判别各种线圈的下列故障,如:匝间短路、开路,匝间放电,击穿短路,匝误及三相电机引出线接错等。该仪器属无损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5.
匝间仪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研制开发,参照日本样机研制的,当时国外的匝间仪技术由于理论、元器件等因素的限制都是采用双高压回路、机械换相、手动调压等,因此国内匝间仪也大都采用双闸流回路,机械换相,后来随着电子元器件的进步,首先在机械换相方面采用了电子转换技术,克服了机械切换装置的不可靠因素,后来,采用电动调压技术替代手动调压,克服了原先手动调压器由于改装因素造成的不可靠性。到90年代初,国际上在匝间仪技术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认为匝间仪本身应是一个冲击高压发生源,再通过高压电子切换装置交替施加于两个被试绕组,即用同一个冲击高压激励源施加于两个被试绕组,这样才能保证仪器本身没有测试误差,因而国外如美国贝克公司,瑞士哈弗兰公司等相继采用了单高压回路,克服了双高压回路由于元器件特别是高压器件(如闸流管、高压取样电容等)参数离散性造成的仪器两路高压本身不平衡带来的测试误差。在1993年左右,随着微电子技术特别是高速单片机技术及高速A/D转换技术和高压隔离技术的发展,国外相继开发成功了微机型匝间仪,通过对两个冲击振荡波形的数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