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蓄电池添加剂β-Co(OH)_2合成的新工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常照荣  彭鹏  任行涛  李苞 《化学世界》2002,43(11):563-565
研究了用连续操作的方式和添加新型辅助试剂氨水的方法合成β- Co( OH) 2 。通过连续加料的湿法合成 ,控制一定的 p H值、反应温度和加料速度 ,可以实现对晶体成核和长大速度的有效控制 ;通过加入微量辅助添加剂氨水可以有效地控制β- Co( OH) 2 的氧化。 XRD分析显示 ,合成出来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结晶性能。电性能测试显示产品性能符合工业标准。本法适宜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汤宏伟  高宁  常照荣  李苞  杨祎 《功能材料》2012,43(23):3282-3285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NiCo2O4/C复合材料,并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复合材料为立方尖晶石结构,其粒径大小为30~40nm,颗粒呈球形且分布均匀。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NiCo2O4/C复合材料在6mol/LKOH水系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超级电容特征,在0~0.9V的电位范围内,NiCo2O4/C电极材料比电容量可高达290.49F/g,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于1mol/L LiClO4/EC+DEC电解液中添加不同的钾盐可以显著降低天然石墨电极首次循环过程中的不可逆容量损失, 提高电极的可逆容量和倍率充放电性能. 交流阻抗和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组分的FTIR分析表明, 添加一定量的钾盐可以降低SEI膜的锂盐含量, 有助于形成Li+迁移性良好的SEI膜.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二茂铁和水为原料,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覆氧化铁纳米颗粒,制备出磁性氧化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包覆在碳纳米管上的是γ相Fe2O3纳米颗粒,它们均匀分布在碳纳米管表面。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γ-Fe2O3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大,γ-Fe2O3/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也随之增大。因此,通过简单的合成温度调节即可以实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纳米颗粒尺寸和磁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铈元素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照荣  任行涛  彭鹏  李苞 《功能材料》2002,33(3):291-293
研究了Ce元素作为添加剂,通过外掺和共沉积的方式加到Ni(OH)2时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并用循环伏安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掺法极大地提高了电极的性能,而共沉积加入Ce元素却不能有效地改善电极的性能,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外掺法加入Ce元素时能够很好地改善电极的可逆性,改善了电极反应中电子的传输能力,因而很好地改善了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Ni0.4Co0.2Mn0.4)(OH)2为前驱体,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4Co0.2-Mn0.4O2,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表明所得材料外观为球形,具有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800℃下合成的材料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61.8mAh/g。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镍中3价镍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照荣  李云平  李苞  刘院英  徐秋红 《电源技术》2004,28(6):376-377,384
研究并提供了用碘量法测定氢氧化镍中3价镍占总镍元素含量的具体实验方法。研究发现试样溶解是成败的关键,试样溶解时的酸度、所用试样的质量以及所用温度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准确度高,结果可靠。标准偏差≤5.6×10-3(n=8),相对标准偏差大约为0.6×10-2(n=8)。  相似文献   
8.
李苞  张俊豪  代冬梅  常照荣 《功能材料》2013,44(11):1535-1537,1542
在用二次干燥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前驱体时,加入还原剂水合肼,对前驱体进行还原处理,进而对比还原处理与不加还原剂的样品在结构和电化学方面的区别。实验结果发现,还原处理的前驱体所制备的LiNi0.5Mn1.5O4的充放电比容量远高于不加还原剂的样品,而且还原处理的前驱体所制备的正极材料在高温条件下(55℃)电化学性能保持较好,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更高。X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用还原剂水合肼处理的前驱体所合成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结晶度,晶粒呈规则的八面体形貌,杂质含量很少;而未处理的前驱体所合成的样品则含有少量的杂质,结晶度较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还原剂水合肼对所制备的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进一步的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冬海  常照荣  李苞  冯婷 《功能材料》2013,(21):3143-3145,3148
以三乙二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在常压和108℃条件下,快速生成含有元素Li、Fe、P的前驱体。XRD和SEM分析表明,所得前驱体属于无定形结构,与一定量葡萄糖混合后在600℃下焙烧3h后得到的是纳米级的LiFePO4/C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纳米级LiFePO4/C材料在2.3~4.2V之间0.2C倍率下放电容量达到156.3mAh/g,并且具有较好的放电平台。5和10C放电容量仍能达到133.9和109.9mAh/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放电特性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
限压添加剂(过充保护添加剂)与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正在成为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重要的添加剂成分。阐述了锂离子蓄电池有机电解液限压添加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种类的限压添加剂对锂离子蓄电池过充电保护的作用机理,比较了不同限压添加剂的氧化电位、作用效果及其对锂离子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