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数据的出现为智慧配电网的规划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对配电网中海量异构的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分析和挖掘,可解决智慧化配电网规划业务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这也需要强大的算力作支撑。随着分布式技术和计算技术日益成为加速大数据分析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研究如何在集群环境中配置分布式计算的通信实现方法,使得各任务得以可靠、灵活、快速地执行是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RabbitMQ通信技术,并基于RabbitMQ中间件开展了通信架构设计、通信模式选择和消息格式设计,然后阐述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健壮性的实现途径。通过对实际电网规划数据进行计算用时分析,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快速计算架构和通信架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双碳目标激励下,分布式电源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微电网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能够通过源网荷储智能互动平抑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有利于分布式电源的友好接入和就地消纳,具有广阔的前景。为实现多微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有效管理,更好地发挥微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通过配置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MGEMS)的方式进行电力信息交换和运营,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成本问题进行迭代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优越性与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改革的推进、新电力体制改革等对配电网建设的影响,实现现代化配电网建设的目标,结合CIRED 2017会议中探讨的"Web-of-Cells"电力系统架构体系,立足中国国情,提出配电网单元制规划体系及其实施方案。文章主要从配电网单元划分、规划流程、主要技术方法、规划管理机制及规划落地机制等几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配电网单元制规划体系及实施方案,为配电网规划的实施及落地方法提供了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双碳目标激励下,分布式电源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微电网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能够通过源网荷储智能互动平抑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有利于分布式电源的友好接入和就地消纳,具有广阔的前景。为实现多微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有效管理,更好地发挥微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通过配置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MGEMS)的方式进行电力信息交换和运营,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成本问题进行迭代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优越性与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计划停电与现代用户零停电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减小计划停电的影响,是现行电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当前配网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有效识别影响零计划停电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网架标准、设备技术、停电管理等方面构建了一套系统性的提升措施体系。实践表明,采用提出的措施体系可极大提高电网企业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松坤 《城乡建设》2004,(12):71-71
城市燃气行业属于市政公用行业,燃气管网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能源供应的重要部分,为城市工业、商业和居民提供气体燃料.  相似文献   
7.
电力负荷的准确预测是电力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均局限于回归分析、增长率等线性模型,无法考虑影响电力负荷的非线性因素,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针对负荷预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计及温度和产业结构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预测地区的温度和产业结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明确了神经网络结构体系各维度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建立了负荷预测的非线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负荷预测模型能够高保真地模拟各因素的非线性特性,其误差仅为1.5%。综合分析了温度、产业结构的影响规律,为所提方法在夏季降温负荷突出的中部和西南部分地区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无阻尼LCL型并网逆变器具有效率高、谐波畸变率低的优点,但是在工程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高频振荡的问题。针对无阻尼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高频振荡问题,首先对并网逆变器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得到了适用于高频稳定分析的单相线性模型,然后分别分析了电网阻抗、滤波电感衰减、多机并联对并网逆变器高频稳定的影响,指出了影响高频稳定的关键环节并且给出改进措施,最后通过系统仿真与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