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锅炉的蒸汽参数、再热器减温水量、锅炉热效率及空气预热器漏风等进行分析,通过对锅炉设备的技术改造、燃烧优化试验及加强技术管理等措施,提高蒸汽参数;通过调整燃烧器倾角及烟气挡板,改变火焰中心高度和烟气分配量,减少再热器受热面等手段,降低再热器的喷水量;优化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改造空气预热器的密封结构,合理调整空气预热器密封间隙,降低空气侧压力,减少空气预热器漏风。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机械混合和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Cu–9.3Cr–9.3Mo(质量分数)粉末,并利用热等静压压制Cu–Cr–Mo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粉末物相、组织分布和粒度;通过对相对密度、硬度、电导率等性能检测和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合金性能。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可诱导Cu–Cr–Mo过饱和固溶体形成,合金的晶格畸变程度提高,晶粒尺寸和粉末颗粒尺寸减小,制备的合金块材硬度高,相对密度和电导率理想,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P—β—CIT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卡因经水解、脱水、甲酯化、苯基溴镁格氏反应、脱N-甲基、碘化、N烷基化、甲磺酰化等反应制备氟标记前体,用K222催化进行氟标记,得到^18F-FP-β-CIT[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去甲基托烷],标记率25%-30%,放射化学产率10%-12%,合成及纯化时间100-110min,纯化后放化纯度<95%,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示踪剂125I-甲基-3β-(4-碘苯基)托烷-2β-羧酸酯(β-CIT)及D2受体示踪剂125I-左旋-3-碘-2-羟基-6-甲氧基-N[(1-乙基-2-比咯烷)甲基]苯酰胺(IBZM)探讨吗啡戒断前、后大鼠脑突触前、后多巴胺(DA)系统的变化.吗啡戒断1、2、3天组大鼠(各10只)分别于连续给予吗啡(20mg/kg)8天后停止给予吗啡1、2、3天再进行实验;吗啡(20mg/kg)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各12只;对照组大鼠只给予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共计8天.将吗啡组、戒断1、2、3天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各进一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用于125I-IBZM、125I-β-CIT脑内分布研究.结果:(1)吗啡戒断组大鼠自戒断第2天开始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同时还伴有叩齿及寒战等症状出现.(2)在20mg/kg吗啡及戒断组的125I-β-CIT脑内分布中,吗啡组在纹状体(ST)、伏隔核(NAC)的分布明显高于戒断1、2、3天组和对照组(P<0.05),在额叶(FC)、海马(HIP)的分布也高于戒断组及对照组(P<0.05).戒断1、2、3天组在ST、NAC及HIP的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125I-IBZM在吗啡依赖及戒断组的脑内分布显示:吗啡组在ST、NAC的分布明显低于戒断1、2、3天组和对照组(P<0.05);在HIP及皮层的分布也低于对照组及戒断各组(P<0.05 ).戒断1、2、3天组在ST、NAC的125I-IBZM分布增加逐渐增高,其中戒断各组在ST的分布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NAC戒断1天组仍低于对照组(P<0.05),而戒断2、3天组125I-IBZM在NAC的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吗啡戒断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戒断症状.在吗啡依赖中ST、NAC及HIP等的DAT出现了上调,D2受体则出现一种下调的低敏状态,吗啡戒断使这种增高DA能的活动及DAT回落并趋于正常范围,并使NAC及ST下调的D2受体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6.
林岩松  张天谊 《核技术》1996,19(11):641-645
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建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与人类帕金森病的病理及行为学改变相似的偏侧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125I-IBZM对其进行脑内D2受体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6只帕金森病大鼠侧纹状体/额叶皮质放射性计数比值为5.32±0.37,较健侧及对照组的比值明显升高,与病理形态改变符合性好,且其增高的数值与阿朴吗啡诱导旋转的转数呈正相关,印证了早期帕金森病时D2受体的上调效应。^125I-  相似文献   
7.
高温空气煤粉直燃技术是采用中频感应将少量空气瞬间加热到1000℃左右,将高温空气引入到煤粉直燃燃烧器中心点燃少量煤粉,再分级逐渐点燃全部煤粉,实现无油点火。试验结果证明,煤粉直燃燃烧器在冷炉状态下可直接点燃煤粉,使锅炉从冷炉状态下启动,达到机组带70%负荷,全过程无油助燃。  相似文献   
8.
林岩松  林祥通 《核技术》1998,21(5):257-261
应用^125I-IBZM大鼠脑D2受体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对经美多巴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表明:经美多巴治疗后损毁侧纹状体/小脑^152I-IBZM摄取比值为7.23±0.67,比健侧增高17.22±3.94%,但与治疗前组及治疗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美氏巴治疗组损毁侧纹状体DA等含量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9.
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建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与人类帕金森病的病理及行为学改变相似的偏侧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125Ⅰ-IBZM对其进行脑内D2受体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6只帕金森病大鼠病侧纹状体/额叶皮质放射性计数比值为5.32±0.37,较健侧及对照组的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病理形态改变符合性好、且其增高的数值与阿朴吗啡诱导旋转的转数呈正相关(r=0.956),印证了早期帕金森病时D2受体的上调效应。125Ⅰ-IBZM作为D2受体配基可以很好地反映脑内D2受体的分布及变化,为将IBZM用于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影像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31I-FP-β-CIT的临床前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自制的^131I—FP—β—CIT(N-(3’-氟丙基)-2β-羰甲氧基-3β-(4’-碘苯基)托烷)测定分配比,进行大鼠体内及脑内分布、兔血药清除动力学、大鼠脑放射自显影、猴显像和异常毒性等实验。结果显示:^131I—FP-β—CIT脂溶性大,在pH为7.0和7.4时的分配比分别为15和28;药物能迅速进脑,并有较好的滞留(2min时脑摄取为0.78%ID,2h时为O.59%ID);脑内药物在纹状体中浓聚,1h时纹状体与小脑、额叶、海马的比值分别为5.23、2.15和3.10;纹状体的摄取能被B—CFT阻滞,表明药物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IT)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较好;药物在兔血中清除迅速,血药浓度降至一半所需时间约为2min;放射自显影显示出药物在纹状体区域的放射性浓聚,左右纹状体基本对称,纹状体与顶叶的比值为2.7;正常猴显像表明在注药后2h时纹状体与颞叶、小脑的比值分别为5.4和3.0;异常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所耐受的剂量为人的750倍,表明药物非常安全。以上结果表明^131I—FP—β—CIT与DAT有很好的亲和性与特异性,其体内性质适合显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