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dway为芝加哥地下步行系统。这个始建于1951年的庞大系统提供了一个不受天气和机动车干扰的舒适、安全的步行空间;同时结合步行沿线地下空间资源,形成了集中交通、办公与商业等功能的地下综合体,被称为芝加哥“地下城”。本文试图从Pedway的历史沿革、物理空间、规划体系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来诠释这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化工静设备安装质量对于化工生产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必须要保障化工设备的质量,如果化工设备的安装工发生了偏差,那么就会影响正常的化工生产,降低生产质量,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本文主要分析化工静设备安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海军  梁立刚 《四川建材》2010,36(1):179-180,182
目前国资委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正在进行年薪制试点,是根据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收入额、利润总额及不良资产处置率等指标来考核评价国企领导人。运用这些传统的财务指标考核经营者,虽然简单、明确、可比和指标数据容易取得,但这些指标的导向性都存在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取得结果的过程,容易导致短期行为。此外,一般还只使用纵向经营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缺乏横向的行业经营指标进行考核,这种方式存在制度缺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寻租补偿”现象,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在国企经营者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与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仍然是当前国资委薪酬制度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具有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本文对北京地铁十号线花园东路站暗挖段的结构设计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以期对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了解层燃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过程,建立了垃圾焚烧层燃炉固定床热态试验台.对焚烧过程中固定床内温度、气氛浓度、床层重量和料层高度随时间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得到它们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床层产生的气体成分随一次风温的变化;针对NO研究有害气氛的影响因素和生成规律.通过试验研究,更好地了解层燃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过程,试验结果为垃圾焚烧炉的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某电站1004t/h锅炉进行了优化燃烧调整试验,分析了煤粉细度、氧量、一次风压、配风方式和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进行了额定负荷下锅炉热效率考核试验,测量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并提出了合理的运行参数。在优化试验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便找到锅炉运行的最佳参数,改善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部分国产670t/h锅炉存在着再热汽温偏低、排烟温度偏高、低温再热器飞灰磨损等问题。通过在低温再热器采用螺旋肋片管,可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对肋片管的壁温进行计算,分析螺旋肋片管管壁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焚烧过程中固定床内温度、烟气成分浓度、火焰传播速度和质量燃烧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物料燃烧稳定阶段,火焰传播速度几乎是恒定的,并且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质量燃烧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降低;NO的浓度变化曲线一般存在两个峰值;水分较高物料燃烧时,CO和NO的平均排放浓度较低;火焰的长度与水分含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梁立刚  孙锐  吴少华  代魁  刘翔  姚娜 《动力工程》2008,28(2):292-296
为了更好地了解层燃垃圾焚烧炉的燃烧过程,建立了固定床垃圾焚烧层燃炉热态试验台.模拟的城市固体垃圾由蔬菜、纸板和细沙按一定的比例组成.通过物料中灰分含量的变化,对固定床层内温度、火焰传播速度、气氛浓度和床层重量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灰分含量的增加,物料燃烧的速度和火焰锋面的传播速度一直是降低的;CO2、CO的平均排放速度减小;NO的平均排放速度先增大后降低.  相似文献   
10.
Pedway为芝加哥地下步行系统。这个始建于1951年的庞大系统提供了一个不受天气和机动车干扰的舒适、安全的步行空间;同时结合步行沿线地下空间资源,形成了集中交通、办公与商业等功能的地下综合体,被称为芝加哥"地下城"。本文试图从Pedway的历史沿革、物理空间、规划体系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来诠释这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