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叙述超声旋转磨削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超声旋转磨削装置的设计.设计出的超声旋转磨削装置可通过装置底座安装在适合的机床上,配合一定的控制设备,即可对ZrO2、Al2O3等难加工材料进行超声旋转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2.
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特征及喷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营城组火山岩是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利用综合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将营城组可划分为3段:营一段、营二段及营三段;营三段火山岩以中酸性流纹岩、凝灰岩及花岗斑岩为主,火山岩相主要包括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通道相。在单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波形分类、均方根振幅等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对查干花地区大型火山岩体进行了精细解剖,共识别出50多个火山口及11个火山机构复合体。火山口及火山机构复合体的分布特征及纵、横向上的叠置关系表明,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喷发模式为裂隙一中心式复合喷发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对正确预测火山岩储层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无线光通信的捕获、瞄准和跟踪(ATP)系统对信标光斑实时、准确跟踪的需求,采用具有高频、大幅度补偿能力的音圈电机作为精跟踪执行部件,以此搭建了基于PC机控制的无线光通信演示实验系统。进行了不同速度下的非机动模拟跟踪实验,分别采集、分析并评价了粗跟踪和精跟踪的跟踪误差,并实时采集了通信光光功率。实验结果表明:ATP系统的跟踪误差标准差随着模拟目标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误差变化范围却无较为明显的规律,系统可长时间保持通信链路;此外,粗跟踪误差曲线中多次出现的误差尖峰可能与粗大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左韬  肖永军 《半导体光电》2014,35(2):296-299
针对移动信标光跟踪系统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要求,设计了移动信标光跟踪仿真系统。采用双DSP和两轴精密转台搭建了粗跟踪的硬件平台。采用中值滤波来消除光斑图像的噪声干扰,质心算法实现对光斑位置的精确提取。采用仿人智能PID控制来改善系统动态跟踪性能,增强了系统对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进行了模拟仿真台运动下的二维动态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跟踪系统有较好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5.
肖永军  董冉  熊准  曾庆栋 《半导体光电》2011,32(6):833-835,839
针对无线光通信对快速、精准的光束对准技术需求,为减小系统链路建立时间,增加捕获可靠性,提出将GPS技术应用于光通信实验系统中。以TMS320F2312为控制核心,可根据实时GPS坐标解算出需调整的方位及俯仰角,进而驱动二维转台完成初始捕获,据此进行了多次初始捕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PS导航定位技术,可快速实现信标光的初始捕获,且具有较高的捕获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马海东构造油气勘探的突破,揭示了该区侏罗系烃源岩具有较强的油气潜力。结合柴北缘东段地区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的地球化学数据,对不同凹陷内发育的烃源岩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其生烃潜力差异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1)该区侏罗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五段和大煤沟组七段中,分别以湖沼相煤系烃源岩和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页岩为主,其中大煤沟组七段烃源岩丰度较高,以Ⅰ型—Ⅱ型干酪根为主,为该地区烃源岩发育的重点层系;(2)红山凹陷烃源岩质量最好,热演化达到成熟阶段,有望成为下一步增储上产的重点凹陷区块;鱼卡凹陷与小柴旦凹陷次之,霍布逊和德令哈凹陷质量均较差;(3)不同凹陷间大煤沟组七段烃源岩的丰度和类型差异与沉积环境有关;霍布逊凹陷在这一时期发育滨湖—沼泽沉积,而红山、小柴旦和鱼卡凹陷为浅湖—半深湖沉积,前者烃源岩丰度和类型均较差;(4)不同凹陷间烃源岩成熟度的差异受到构造活动的控制;霍布逊、红山、德令哈凹陷属于持续沉降型凹陷,而鱼卡凹陷和小柴旦凹陷属于构造反转型凹陷,前者发育的烃源岩成熟度高而后者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LED日光灯驱动的特点,设计了实用的电容降压式LED日光灯驱动电路,着重分析了关键元件参数的选择原则。采用PSpice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实物电路,用作12WT8标准LED日光灯电源。经实验验证,该电路稳定可靠,成本低,适用于多种小功率LED驱动。  相似文献   
8.
以长岭断陷查干花地区营城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球物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对营城组火山岩的喷发旋回、火山口、火山机构、喷发期次、火山岩相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的火山机构识别与解剖技术。本区营城组火山岩纵向分为3大旋回,主要的含气层段旋回Ⅱ(营三段)火山岩由50多个火山口控制的27个中型以上火山机构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叠合连片而成。这些火山机构可划分为3种类型:流纹质熔岩丘状单锥火山机构、火山碎屑岩丘状单锥火山机构、透镜状复合多锥火山机构。单个火山机构纵向上通常由4个喷发期次组成,不同期次内部火山岩相分布相对较复杂。火山机构识别与解剖技术在查干花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下步勘探目标的优选及井位部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肖永军  董冉 《半导体光电》2012,33(4):558-560,565
针对空间无线光通信中捕获、瞄准和跟踪(ATP)技术的粗跟踪系统对信标光斑实时准确跟踪需求,为项目进一步工作提供基础,搭建了无线光通信ATP演示实验系统,分别对粗、精跟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利用该系统进行了运动目标的模拟跟踪实验。结果表明:粗跟踪可将运动误差控制在200μrad之内,使光目标始终维持在精跟踪视场内,精跟踪可将系统误差控制在15μrad,可满足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0.
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初始捕获对准研究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坐标解算和蜂窝螺旋扫描来实现空间光通信ATP(捕获、跟踪和对准)系统初始捕获的方法。首先由通信两端的GPS坐标计算出光学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光学天线根据计算的角度值大致对准信标光的方向,从而缩小了信标光捕获的不确定区域。然后在不确定区域内执行蜂窝螺旋扫描,从而将信标光引入粗跟踪CCD(电荷耦合元件)的视场内,实现初始捕获。通过地面捕获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