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蜂窝增强聚氨酯硬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说明了这一材料的用途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科研对教学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讨论了高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提升作用,认为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是科研工作的推动力,而科研是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全面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有利于建设学校积极的更富有创造力的隐形文化,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3.
联苯型聚酰亚胺复合管膜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原位缩聚,采用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管膜.首先合成聚酰胺酸(PAA),并旋涂制备了聚酰胺酸管膜,然后将溶有碳粉的氟树脂与纯聚酰胺酸管膜复合并热亚胺化,最后再涂覆保护层,制得PI复合管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精密阻抗分析仪和高阻计分别对聚酰亚胺复合管膜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解温度(Td)、介电性和电阻率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管膜的Tg为312.5℃,失重5%的分解温度为560℃.PI复合管膜的介电常数较纯PI管膜稍有增加,碳粉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纯PI管膜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突变行为,而介质损耗方面.PI复合管膜比纯PI管膜稍有降低.PI复合管膜的表面电阻率比纯PI管膜降低了92.85%,体积电阻率比纯PI管膜降低了77.3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3-氯-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甲胺化、偶联、水解和脱水反应制备2,2,′3,3′-联苯四酸二酐(i-BPDA)的工艺过程,偶联反应以三苯基膦(PPh3)为配位体的镍络合物为催化剂、锌粉为还原剂、碘化钠为促进剂。采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对i-BPDA及反应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i-BPDA的纯度。实验结果表明,中间产物N-甲基-3-氯-邻苯酰亚胺(C8H6NO2C l)偶联反应的收率受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其中当催化剂中的镍化合物为无水N iC l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最佳偶联条件为:n(C8H6NO2C l)∶n(N iC l2)∶n(PPh3)∶n(Zn)=1∶1∶4∶1.1,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10℃。在此条件下,偶联产物的收率为69.0%。i-BPDA的平均纯度大于98%。  相似文献   
5.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谱图中725cm^-1处特征峰,表征了联苯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在不同亚胺化工艺下的亚胺化率。结果表明:温度是控制亚胺化率大小的关键因素,模塑粉的亚胺化程度越高,聚酰亚胺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聚酰亚胺型耐热感光高分子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试验结果表明PU/PAA LIPN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8.
无皂改性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皂改性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工艺及条件,并采用小角激光散射仪,测得了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缓冲剂浓度等对粒径的大小、分布的影响及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粒子的形态进行了观测。用红外光谱仪,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AA)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试验结果表明PU/PAA LIPN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0.
手感剂是用来调节皮革等产品触感的化学品,单一的硅油乳液很难获得完美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外乳化法",先制得高黏度的甲基硅油与氨基硅油,再分别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及乳化工艺将其乳化,制得稳定的O/W型有机硅乳状液,对其进行复配并考察其复合乳液的有关性能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