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雨水利用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城市缺水现状的意义和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处理后的雨水、自然水体、土壤进行雨水入渗补充地下水和旧城区的雨水等几方面提出雨水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几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芬  胡静文  罗婷 《山西建筑》2010,36(34):194-196
针对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的现状,分别介绍了紫外线消毒、液氯消毒、臭氧消毒等污水消毒工艺的原理及设备组成和各自特点,并对这几种消毒工艺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了每种工艺的适用范围,以指导相关人员合理选择,提高污水消毒效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以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为原料合成了高长径比钛酸钡纳米线((BaTiO3 nanowires(BTN));为了改善BTN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并保持BTN完整的化学结构,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改性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其包裹在BTN表面形成P-BTN纳米线;随后将P-BTN作为高介电常数填料加入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基体中制备出耐高温的PMIA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P-BTN含量对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击穿强度的影响以及高温下P-BTN/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BTN经过PVP表面改性后,在P-BTN含量较高时依然可以均匀地分散在PMIA基体中,且与PMIA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P-BTN含量的增加,PMIA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升明显;100 Hz时,含有15%(质量分数)P-BTN的PMIA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升至18.5,相较于纯PMIA增加了7.4倍,同时介电损耗依然较低;在高温环境中(150~250℃),P-BTN/PMIA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稳定,没有出现明显波动,满足高温环境对材料介电性能的使用要求;此外,低含量P-BTN还可以改善PMIA介电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适用于更高电场强度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厂外污水输送干管全长约25 km,管径为DN2600~ 3200mm,沿途地形地势复杂,为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工程造价,在工程中采用了内衬PVC混凝土管、套管切割咬合成桩以及中继间等新材料及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罗婷  胡静文 《山西建筑》2014,(22):132-133
根据实践经验,对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钢管及PE给水管进行了管道水头损失及管材费用、防腐性能、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比较,通过对比研究,得出钢塑复合钢管用于再生管道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防腐、节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选矿废水是矿山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废水中残留的浮选药剂大多都是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都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且不易自然降解,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经过有效处理后,可达到废水排放标准,还可回用到选矿过程中。本文从选矿废水的具体来源、特点以及危害展开深入探析,综述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中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其机理,主要有物理吸附法、过滤法、好氧-厌氧降解、Fenton氧化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等。并对选矿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其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展望今后选矿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开发和应用经济、高效和绿色的选矿废水处理技术,是减轻选矿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对选矿废水低成本有效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长径比的钛酸钡纳米线(BaTiO3 nanowires (BTN)),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调节其表面化学能和静电力(标记为P-BTN)。将P-BTN加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基体中制备出P-BTN含量(质量分数)为10%的介电复合材料P-BTN/PMIA。研究了合成温度对BTN长径比的影响、P-BTN对P-BTN/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以及P-BTN/PMIA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性能和电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BTN合成温度的提高其长径比明显增大,从130℃时的7.2增大到250℃时的46;随着PMIA复合材料中P-BTN长径比的增大其介电常数从6.6增大到9.8,其介电损耗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小于0.025并保持了良好的绝缘性能;在-20℃-200℃复合材料P-BTN-250-10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保持稳定。高长径比的BTN更利于提高耐高温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而提高其储能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同轴同心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线圈尺寸,提高最大传输效率,文中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建模,通过电感、互感表达式推导耦合系数、最大传输效率关于线圈尺寸参数的关系式,运用仿真分析线圈长度、线圈直径和传输距离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进一步优化传输系统的最大传输效率,并通过多物理场仿真不同线圈尺寸的磁场分布特征。最后选定线圈尺寸进行实验测试,并与理论、仿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最大传输效率的理论值、仿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炼钢助溶剂中全铁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硫酸—磷酸分解法,试料用硫酸一磷酸加热分解,然后以氯化亚锡还原试液中大部分三价铁;再以钨酸钠为指示剂,三氯化钛将剩余三价铁全部还原为二价铁生成钨蓝;以稀重铬酸钾氧化过剩的还原剂。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二氧化磷助熔剂中全铁分子分析。在硫酸一磷酸介质中以二苯胺磺酸分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夜滴定二价铁,计算全铁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索湿热地区老年人夏季室外热舒适阈值。以课题示范工程、样本量集中的广州市老人院为研究案例,结合现场实测与问卷调研,获得各气象要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风速)的逐时数据及老年人室外热舒适状况;借助Rayman模型,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ET,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老年人室外热舒适评价模型;并评析不同类型测点空间的热环境情况与特点。结论如下:(1)湿热地区夏季老年人室外热环境中性PET值为25.60℃;台湾、香港、广州等湿热气候地区,老年人与混合年龄层中性PET值接近,人群中性PET值具有一定普适性;(2)老年人热感觉中性范围为23.79℃~27.41℃,较混合年龄层窄;老年人室外环境热舒适PET范围为22.70℃~32.53℃,老年人对偏凉感觉(PET=23.10℃)更感舒适;老年人达到90%可接受率的PET范围是22.62℃~31.15℃;(3)老年人夏季热敏感度为3.62PET(℃)/TSV,夏季老年人对室外热环境敏感度明显高于混合年龄层,因此室外热环境设计对老年人具有更大影响;(4)在适当遮荫条件(植物或建筑)下,老年人在夏季依然乐于接受室外阳光辐射;但需综合运用遮阳、通风、降温等设计策略才能满足老年人对热环境的舒适需求。以期为湿热地区室外环境适老设计提供研究方法和设计目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