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炜凌  田艾平 《计算机工程》2003,29(Z1):110-111
在研究IP安全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安全网关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关键部分在Linux平台下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一起常压热水锅炉爆炸事故的技术分析,查找出事故原因,并强调了常压热水锅炉安装使用不当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4.
莫炜凌  田艾平 《计算机工程》2003,29(Z1):107-109
防火墙技术是在不安全的网际网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该文介绍了Linux内核实现防火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讨论了两种Linux防火墙过滤防火墙,实现对数据包的规则过滤;代理防火墙(Proxy),在认证方式下实现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5.
莫炜  赵洁 《硅谷》2012,(3):158-159
随着信息技术目新月异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概念逐渐引起从事信息行业人员的注意,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工业监测、环境监测、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是针对物联网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在油田生产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莫炜 《通讯世界》2017,(1):27-2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的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紧密相连.因而,在我国的地下管线的管理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与发展,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与效率.对此,本文将就互联网技术在地下管线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莫炜 《通讯世界》2016,(24):11-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今电能需求越来越大,强化电网建设也成为了我国社会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完善广域通信系统即为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基于IEC61850的WABP通信服务模型、WABP的接入方式和传输模型、基于EOS传输模型的WABP通信组网,以及WABP网络通信时延模型模型分析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为我国广域后备保护通信模式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组成,在此基础上对IPSec协议核心的运行机制,特别是IPSec数据包的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葡激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葡激酶易形成二聚体 ,甚至多聚体 ,不利于葡激酶的临床应用。为了探究聚合体的形成机制以研制不易聚合的新型葡激酶分子 ,在葡激酶X射线晶体衍射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分子对接软件GRAMMV1 0 3,以高分辨率整体对接方式预测了葡激酶二聚体可能的结合区。结合区主要有两种可能的形成方式 ,通过强疏水相互作用及氢键结合。根据模型设计了旨在降低聚合能力的葡激酶突变体RGD -Sak ,将F1 1 1置换为D1 1 1 ,并且改变K1 0 9为R1 0 9,恰好使分子中形成RGD结构 ,使新型分子还可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利用定点突变及DNA重组技术 ,构建了RGD -Sak基因 ,并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进行了高效表达。RGD -Sak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包涵体经洗涤 ,8mol/L尿素溶解 ,稀释复性 ,离子交换色谱一步分离得到电泳纯的RGD -Sak ,纯度达 95%以上 ,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 ,比活性 5× 1 0 4 HU/mg。RGD -Sak与纤溶酶形成的复合物催化纤溶酶原的Km、Kcat值分别为 1 2 40 μmol/L、 0 81s- 1 。RGD -Sak显示了很弱的聚合能力。此研究为研制防止二聚体形成的新型葡激酶分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述的主要问提是 :可移动多用户平台的特点、基本网络单元的体系结构问题、在ATM网中子网的可移动性、移动平台的位置管理、在移动平台中多用户的交接。讨论了所提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可用性 ,并为可移动多用户平台的特殊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