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能源动力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台国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LTMED)设备投运初期出现结垢严重、造水比低、产水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分析表明,系统结垢主要由蒸汽热压缩器设计的引射系数偏大使减温水量偏小,抽汽量偏大造成造水比设计值偏大,以及海水喷嘴存在堵塞,布水不均匀所致.通过酸洗除垢、清洗喷嘴、调整减温水量等措施,使产水量和造水比得以恢复,且经过半年的长期运行,未发现结垢.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管浇注法制备出合格的铝合金半固态坯料,考察了尺寸不同的制备坩埚和直管在不同的温度状态下制备的坯料组织.结果表明,直管的冷却能力对坯料的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坯料的尺寸不同,直管的冷却能力对组织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对较大坯料组织的影响要比较小坯料的大.对于80 mm×150 mm尺寸的坯料,直管在室温和通冷却水状态下都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组织,但当直管温度达到200 ℃及以上温度时,坯料的组织不太理想;而对于98 mm×150 mm较大尺寸的坯料,虽然直管在室温和通冷却水状态下也都能制备出合格组织的坯料,但直管通冷却水后的坯料组织明显好于直管在室温时获得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厂石灰法中水处理典型工艺,考察了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量对澄清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池出水pH维持在10.2~10.3、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2~5和0.2~0.5 mg/L时,可以使澄清池保持稳定出水。分析了系统调试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京杭运河水的有机物含量较高,不能直接用于反渗透进水,为此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试验系统主要由两级混凝澄清器、细砂过滤器和两级活性炭过滤器组成.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运河水预处理的工艺参数,其主要包括一级澄清器的上升流速、泥渣回流比,二级澄清器上升流速,混凝剂、助凝剂、低浊添加剂、粉状活性炭等的加入剂...  相似文献   
5.
基于宝安垃圾焚烧发电厂,分析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汽轮机及其热力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该厂汽轮机选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计算,针对调试期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同类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例,讨论新建超超临界机组化学清洗范围、碱洗介质、酸洗介质、钝化介质的选择和酸洗废液的处理,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某35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水分离器蒸汽温度存在的交替偏差及主、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原因。通过采用磨煤机热态调整、低负荷下炉膛吹灰、优化减温水自动控制前馈、降低给水系统压力脉动、炉内燃烧优化、提高炉膛负压及氧量运行等方案后,有效地将汽水分离器两侧蒸汽温度交替偏差由调整前的15℃~58℃,控制在1℃~12℃,将主热蒸汽温度由调整前541℃提高到571℃,再热蒸汽温度由调整前568℃提高到569℃。降低分离器两侧蒸汽温度交替偏差及主、再热蒸汽温度偏低带来的影响,为在建同类型机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机组具有参数高、机组热效率高和汽水品质要求高等特点,新建机组在调试期间尽快改善汽水品质。详细介绍了新建超临界机组在化学清洗、点火前水冲洗、蒸汽吹管和整套启动阶段改善汽水品质优化方法和控制要点。机组满负荷试运阶段运行结果证明,这些方法和措施能有效改善机组汽水品质,使其尽早达标,可满足超临界机组运行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9.
裴胜  毛卫民  杨小容 《铸造技术》2007,28(8):1039-1042
采用直管浇注法制备了半固态A356铝合金浆料,获得了金属半固态加工要求的细小、球状的“非枝晶”组织,并分析了浇注高度和浇注温度对组织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直管在该工艺中起到了增加形核的作用;合适的浇注高度和低温浇注有利于形核;随着浇注高度的提高,初生-αAl晶粒逐渐从蔷薇状向球状和颗粒状转变,晶粒形貌也逐渐变好;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初生-αAl晶粒向球状或颗粒状转变,分布均匀,圆整度好。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浇注高度为430 mm;合适的浇注温度为630~615℃。所得浆料从中心到边缘经历了一个从球状向破碎蔷薇状、再向枝晶状组织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Suitable microstructures required for semisolid casting were formed by using a vertical pipe. Different lengths of vertical pipe, slug dimensions and pouring tim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influence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A356 allo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 the same length of the vertical pipe, the morphology of the primary a(Al) gradually deteriorates by the enlargement in the slug size, but the deteriorating speed slows down with increasing pipe length. They also reveal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pipe length improves the microstructure, whereas no further improvement appears when the pipe length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optimum length of the pipe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work is 430 mm. The microstructure of larger slug poured at higher pouring temperature gets worse and it can be improved by moderately elongating pouring time. The relative mechanism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