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刮板链运行工况复杂、故障频发的问题,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了刮板链故障工况下的受力变化特性。研究通过设置几何参数关系和构建骨架模型实现了链传动系统的参数化建模,并基于ADAMS仿真平台构建了综合考虑各组成部件之间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的双链牵引链传动系统虚拟样机模型,模拟了链传动系统的卡链故障和断链故障工况,分析了刮板链故障失效时的受力特性,并设计刮板链故障测试实验进行了验证分析,为刮板输送机的运行状态评估以及故障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链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以及刮板链张力分布分析困难的问题,基于状态观测器设计研究了刮板链的张力分布特性.利用Adams仿真软件构建刮板输送机的链传动虚拟样机模型,并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链传动系统的离散化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状态观测器实现对刮板链张力分布的估算,为刮板输送机的运行状态评估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煤矿电网的实际检测,从电压尖峰、开关振荡、串扰、谐波分析、器件封装及PCB布局优化等方面,对接地电流全补偿系统补偿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拓宽 TiO2 的光响应范围并将其应用于控制环境中 NOx 的污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银掺杂的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剂。通过 X 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TEM)以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由锐钛矿相组成,其粒径随银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减小,而水热温度的升高会促进晶粒长大,吸收光谱发生红移。0.5% Ag-TiO2 在模拟太阳光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氧化能力,对氮氧化物(NOx)的脱除率达到82.43%。这可以归因于光催化剂高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窄带隙,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并促进 NOx 氧化为 HNO3。  相似文献   
5.
采用ATP-EMTP软件搭建某实际线路模型,通过规程计算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3种雷击方式下的耐雷水平,研究哪种情况对线路的危害最大.针对雷击塔顶这种方式下,仿真分析其变量对耐雷水平的影响程度.并分析规程计算与仿真计算耐雷水平时产生误差的原因.认为:在对线路采取防雷措施时应特别考虑雷击塔顶这种情况并首先应将各基杆塔的接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温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温度测量方法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产生各种误差,单片机以其体积小,性能强大,造价低等优点成为测控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器件。本文介绍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温控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将模糊PID算法和8031单片机结合使用,整个控制系统的升温过程更加准确、均匀,温度控制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该设计的精度高、响应快、显示直观、使用方便,不仅满足了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而且还可应用到对其它变量的控制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7.
燃气轮机再热被认为可以提高效率和比功。本文基于准一维透平连续膨胀冷却模型和底循环简明估算模型对再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进行热力性能研究,以GT-26燃气轮机为基准分析了循环总压比、燃烧室出口温度、再热压力等关键参数对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特性,并与无再热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不同燃烧室出口温度下的再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效率最大值对应的循环总压比相差不大;不同燃烧室出口温度和循环总压比下,联合循环效率对应的最佳高压透平膨胀比不同。当燃烧室出口温度为1 683 K时,在各自的效率最佳压比下,再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比无再热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效率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同时比功提高了33.2%。  相似文献   
8.
贾晨曦  陈冬  黄倩  王崇林 《煤矿机电》2014,(2):28-30,33
通常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来衡量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安全性。为了提高其计算精度,利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跳闸率进行仿真计算,并结合目前带单避雷线和使用上字型直线塔的现状,改进了常用的电气几何模型(EGM)绕击特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了耐雷水平对跳闸率的影响,并对110kV输电线路提出改善耐雷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可有效解决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中阻性与谐波电流成分的补偿问题,同时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原理、结构及研究现状,对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利用其进行接地残流补偿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将零序电压作为检测和分析对象对残流补偿十分有利。最后,给出全电流补偿消弧线圈的控制思路,阐述了对其进行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院里院外     
“建筑必须消失”,而人们对建筑所承载功能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对现代建筑可见性膨胀的反对之声言辞激烈,却也无法掩盖社会、城市发展对建筑空间的必然需求.设计者试图探索这一矛盾的解决方式——使外在的形式消失,而使内在的功能内核完善,结合自然景观,给人们提供一个高效、愉悦的活动场所. 这一矛盾在北京旧城的发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旅游性商业人气高涨、急剧增长,人口膨胀下四合院与胡同肌理缺乏公共空间,传统建筑综合体的高楼大厦即将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