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70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坚  束庆鹏 《中国水利》2001,(Z1):26-28
一、防洪法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以下简称<防洪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江泽民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予以颁布,并于1998年1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防治自然灾害方面的第一部重要法律,是防治洪水的基本法.<防洪法>从全局的高度,规定防洪工作要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申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这些统管防洪全局的指导原则,为制定有关行政法规提供了基本依据.<防洪法>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了防洪工作的多项法律制度,用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了我国防治洪水、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等各项社会活动,为依法防洪,确保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防洪法>的颁布实行,为夺取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江河防洪标准很低,全国仅有堤防4.2万km。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江河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已建江河堤防26万多km,保护人口4.2亿多人,保护耕地3600万hm~2;兴修水库8.5万余座,总库容4900亿m~3;开辟重  相似文献   
3.
对在役机组进行综合节能提效改造,有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为提升燃用高硫无烟煤的亚临界300 MW等级W火焰锅炉机组能效水平,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路线,对锅炉提升蒸汽参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烟温度、机炉耦合等主要提效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形成整体改造方案,即升参数受热面改造+增设烟气暖风器+空气预热器漏风治理+磨煤机增容+风箱配风均匀性改造+燃烧系统局部适应性小改+增设低温省煤器。结果表明,针对设计参数为540 ℃/540 ℃的案例机组,升参数至574 ℃/572 ℃的整体提效方案可将机组供电煤耗降低25 g/(kW?h)以上。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支撑了水利各项工作,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水利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水利信息化既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水利信息化工作这在思想上要有新认识,工作中要有新思路,执行中要有新举措,手段上要采用新技术,服务上要拓展新领域。当前,实施“金水工程”是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抓手,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是近期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氦-氙混合气体热物性参数的研究匮乏问题,对氦-氙混合气体的粘度进行了研究。基于双毛细管法设计实验装置,并考虑了修正项;采用氩气对实验装置进行标定后,测量了2种氦-氙混合气体(15、40 g/mol)在温度298.15~548.15 K、压力0.1~2.5 MPa下的动力粘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为得到氦-氙混合气体高温下粘度,采用拟合粘度关系式的方法将粘度拟合值外推至温度为1273 K的粘度值。结果表明,本文实验结果与文献值符合较好;实验装置测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88%,拟合值与文献值(实验值、计算值)的偏差较小。本研究为空间气冷堆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基础热物性参数。   相似文献   
6.
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BEPU)分析是IAEA推荐用于核电厂事故安全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中一个关键步骤为评估输入参数对目标输出的影响大小,即定量敏感性分析。传统BEPU分析中常使用基于线性或单调假设的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其难以适用于复杂的核反应堆系统,而全局敏感性分析则由于计算成本过高而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本研究中针对矩独立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优化研究,使用高阶模型表示、高斯求积公式等方法降低矩独立敏感性度量的计算成本,得到了一种高效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使用了多个例题对优化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将其应用于LOFT(loss-of-fluid test)大破口事故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高效敏感性分析方法能准确识别核反应堆事故工况中的重要参数,并能对参数重要度进行定量排序。  相似文献   
7.
为厘清临界热流密度(CHF)机理模型的发展脉络,促进CHF实验和理论研究,本文系统梳理了CHF机理模型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分析研判了各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建模过程,论证了各模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向,可为当前CHF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性与竞争力,基于系统工程方法,针对"华龙一号"核电机组(HPR1000)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开展设计研究,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成熟度等要求,以核电厂工程应用和核电厂整体技术指标最优为目标,构建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的最优化设计方案。研究表明,取消汽动辅助给水系统,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S)的功能扩展至缓解预计运行事件和设计基准事故可能是HPR1000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更为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700 MW锅炉低氮运行主、再热蒸汽温度偏低、再热器壁面易超温以及高负荷下升负荷过程中再热蒸汽温度波动大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降低运行氧量,减小AA风摆角偏差,和燃烧器上摆角度基准值,调整升、降负荷APC过程的热工系数的优化控制方法。优化后,锅炉高负荷下主蒸汽温度达到设计值,两侧偏差基本消除,再热器壁面13点超温次数减少;中低负荷下,再热蒸汽温度明显升高,偏差减小;高负荷下升降负荷过程中,再热蒸汽温度波动减小。同时,由于降低了氧量,排烟损失减小,锅炉效率有所提高,NOx排放量也降低。这些有效地提高了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