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铭哲  方成名  邓棚  张永  朱建峰 《石油学报》2020,41(9):1089-1099
多个构造带的复合叠加过程及其形成的地质结构是陆内构造变形研究的前沿问题。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位置,是研究这一问题的良好窗口。小宽断裂带是梨树断陷内具有代表性的构造单元,与区域内的油气藏关系密切,其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仍存在争议。研究通过开展三维地震数据解释和地震相干切片分析厘定了小宽断裂带的地质结构和演化过程;通过总结前人认识和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分析了走滑-逆冲活动的成因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认为:(1)小宽断裂带整体向西倾,可分为南段、中段、北段3部分;(2)在早白垩世,小宽断裂带经历了早期伸展构造变形和末期左行走滑-逆冲构造变形,断裂带的走滑-逆冲构造活动导致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内形成多个背斜;(3)小宽断裂带形成于中国东北地区由古亚洲洋构造域主导向太平洋构造域主导的转换过程,受控于早白垩世晚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加速俯冲;(4)小宽断裂带走滑-逆冲构造活动所形成的背斜构造是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内油气富集的重要构造。小宽断裂带南段发育封闭性良好的背斜构造,生-储-盖条件较好,具有成为梨树断陷下一步勘探方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阴极和阳极的电催化剂仍以铂为主,由于铂的价格昂贵,资源匮乏,这是造成PEMFC成本高的原因之一,大大限制了其被广泛地应用。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用量,寻求廉价催化剂,提高电极催化剂性能成为电极催化剂研究的主要目标。对于阴极催化剂,研究重点一方面是改进电极结构,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是寻求高效廉价的可替代贵金属的催化剂。介绍了一种非贵金属的阴极电催化剂(Fe/N/C和Co/N/C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的发展历程、载体的影响、前驱体的影响(Fe/Co)、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催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及催化机理初探和稳定性。该体系的催化剂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使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其活性也相比早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制约其应用的一大因素是其稳定性,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该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西江主洼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的中西部,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富生烃凹陷之一。为了认识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边界断层(Fxj33)属性特征,基于钻井约束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Fxj33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揭示Fxj33边界断层为低角度生长正断层,倾角5°~36°,呈NEE走向,长度约55 km,最大水平位移达9.5 km左右。在多幕裂陷演化过程中,Fxj33断层沿走向上表现为分段差异活动特征,并与两排EW向高角度断裂共同控制着西江主洼各次级洼陷的发育演化。中生代基底中发育的叠瓦状构造、残留山和先存断面等一系列构造表明Fxj33边界断层为中生代先存逆冲构造体系在新生代反转形成,并且在断陷中晚期进一步被一系列EW向高角度断面切割改造,形成现今形态。期望研究结果对被动陆缘断陷盆地边界断层的形成和演化研究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应用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inductive coupling power transfer)系统中数据传输技术的传输速率低、系统电路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部分能量线圈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的ICPT系统高速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能量耦合线圈的一部分来构建高速数据传输通道,使得主要的电路拓扑具有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并且数据传输通道对信号载波呈现低阻抗特性,对电能载波呈现高阻抗特性,从而减小了电能载波对信号载波的影响;采用OFDM技术提高数据载波频带利用率及抗干扰性,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在保证电能传输不受影响的同时实现了高达10 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PEMFC三维非稳态单相数学模型.针对PEMFC阴极通入热空气这一辅助冷启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了通入电池阴极热空气温度和流量的变化对电池辅助冷启动过程的影响,为优化PEMFC阴极通入热空气的辅助启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中北段处于中段与北段过渡转换位置,前期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基于重新处理的二维地震长线资料,综合运用野外基础地质观测、钻井结构分析和构造解析等手段方法,系统厘定了龙门山中北段构造变形特征.龙门山中北段厚皮带一侧变形层次深,以韧性变形为主,表现为一系列紧闭倒转向斜和背斜组合样式;过渡Ⅰ带发育多条逆冲断裂呈叠瓦...  相似文献   
7.
走滑断裂及其相关构造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价值,准确认识走滑断裂的演化程度关乎走滑构造带油气勘探的效果。前人的研究已经对走滑构造的生长演化过程有了定性认识,但仍缺乏客观定量确定走滑断裂带演化程度的依据,其核心问题是缺少能够表征走滑断裂演化程度的参数。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自身开展的里德尔剪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采集平面图像,进行了走滑断裂带内断裂几何学参数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断裂带演化过程中平面结构阶段性变化与几何学统计参数变化的对应关系,揭示了断裂演化过程中几何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将同一条断裂带内相邻断裂间夹角数据的标准差作为走滑构造演化程度表征参数的新认识。走滑断裂带演化程度与断裂带内相邻断裂夹角数据标准差具有明显相关关系,不同演化程度中的平面构造样式与断裂带内相邻断裂夹角数据的标准差值分布区间相对应;依据断裂平面组合样式,走滑断裂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剪切单向破裂阶段、剪切雁列破裂阶段、剪切连通破裂阶段,分别对应断裂带内相邻断裂夹角数据标准差值(S)范围为1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