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能源动力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电站锅炉常用的低合金钢材料12Cr1MoVG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磷化处理,并通过盐雾试验、极化曲线测试、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磷化膜的微观形貌和耐腐蚀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磷化处理能够大幅度降低基体材料的腐蚀电流密度,材料的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且磷化液的游离酸度在13.0点左右时,达到最佳的耐蚀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学显微镜、SEM、拉伸试验检测手段研究高能脉冲电流处理后GCr15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高能脉冲电流处理能提高奥氏体形核率以及控制长大的共同作用,原始奥氏体晶粒以及马氏体组织均得到细化,出现隐针马氏体。同时由于脉冲电流促进碳化物的析出,提高了碳化物的析出量。与传统热处理的GCr15钢相比,高能脉冲电流处理后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得到提高,而且耐磨性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光学显微镜、SEM、拉伸试验机、维氏硬度计等研究脉冲电流处理后10CrNiCu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并与传统淬火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脉冲电流处理的10CrNiCu钢,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并且多相混合,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脉冲电流密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10CrNiCu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转变为贝氏体+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与传统淬火处理相比,脉冲电流处理后10CrNiCu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且伸长率并未降低。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电站锅炉不锈钢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的表面现状,并对其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温度淬火、高温回火对0Cr17Ni不锈钢磁性能的影响,通过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特点、残余奥氏体含量分析,解释了产生磁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越高,铁素体含量越多,磁性能越好。高温回火后磁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但奥氏体化温度过高,残余奥氏体增多、晶粒增大,降低磁性能。  相似文献   
6.
详细阐述了国内VOCs排放面临的政策形势,对电站锅炉涂装工序产生VOCs的环节进行了识别.介绍了源头控制、工艺控制和末端治理的VOCs减排效果,并对电站行业VOCs减排途径的选择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拟对电站锅炉常用碳钢材料表面进行不同酸度条件下的磷化处理,得到磷化处理试样,并对基体材料及磷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盐雾试验、极化曲线测试、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对所形成磷化膜的成分、结构、形貌和耐蚀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最优的碳钢磷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磷化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碳钢材料的耐蚀性能,可用于电站锅炉常用碳钢材料的表面防护。磷化膜耐蚀性随着磷化液酸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游离酸度的变化对膜层性能的影响高于总酸度。合理的磷化液酸度控制范围为,游离酸度(FA)在12.5~13.5点;总酸度(TA)在95.5点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超(超)临界汽轮机气缸高温螺栓的抗咬死性能,对高温螺栓材料1Cr11MoNiW1VNbN钢进行盐浴渗铬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渗层的组织,利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和纳米硬度计分析了渗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和韧性,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渗层的耐磨性能,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高温氧化实验研究了渗层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1Cr11MoNiW1VNbN钢盐浴渗铬处理后的组织由Cr23C6和Fe-Cr铁素体(柱状晶)组成,渗层硬度和弹性模量较低,韧性较高,材料的耐磨性、耐电化学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将是一种防止高温螺栓咬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