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经深度处理后再经二级除盐系统处理的城市污水作为试验水源,动态模拟电站锅炉的运行工况,考查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水汽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虽然经二级除盐处理后的再生污水,其水质指标完全满足锅炉补充水的水质标准,但在高温高压工况下仍有低分子有机酸等分解产物出现,故认为利用城市污水作为锅炉补给水水源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硫酸亚铁成膜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系统科学的成膜质量保证体系,即将成膜的全过程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成膜系统设计和铜管表面预处理、成膜工艺条件控制及成膜后膜质评价,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控制指标.工业机组的实践表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冲击电压下SF_6气体放电特性和机理,研制了陡前沿冲击试验装置。固定电极间距,研究了电极曲率半径对SF_6间隙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电压下,SF_6间隙放电呈现出长空气间隙中所谓的"临界半径"效应,即随电极曲率半径减小,间隙50%击穿电压减小,曲率半径小于"临界半径"Rcr时,击穿电压基本不变;Rcr不仅随气压减小而增加,也随波头时间减小而增加;气压一定,负极性VFTO和雷电冲击下的临界半径值分别较正极性VFTO和雷电冲击下的大;正、负极性VFTO下临界半径分别较正、负极性雷电冲击下的大;负极性电压下,临界半径在物理上更接近于丝状流注区域,正极性电压下,临界半径更接近于均匀流注区域。"临界半径"现象与SF_6气体中流注–先驱–先导放电发展过程相关,因此提出了先导击穿的临界电荷判据来对临界半径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ERP在大型煤炭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对煤炭企业的政策调整,目前虽然不少煤炭企业已扭亏为赢,但大部分企业管理水平同其他行业相比还是不高,如何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从理想情况来说,煤炭企业应该按照ERP管理思想的要求进行改造,使之穿上国际尺码的鞋,以参与在国际市场的赛跑,这在煤炭行业加入WTO时尤其必要,但是目前ERP系统在煤炭系统的应用几乎是空白,除兖矿集团正在实施的SAP系统外,其它煤炭企业对实施ERP更是望而生危,煤炭企业如何才能成功实施ERP系统?本文根据兖矿集团ERP系统的实施,探讨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输变电工程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必须及时准确地监测土壤侵蚀状况。传统测钎法存在需人工测量、难以获得实时监测数据等局限性。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是新近研发的土壤侵蚀监测设备,具有自校准功能、实时监测、无线数据传输等优点。为测试该设备对土壤侵蚀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土壤侵蚀测试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绝对误差不大于2.1 mm,不随土壤侵蚀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绝对误差在0~2 mm范围内可靠性为90%;测量精度随着土壤侵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土壤侵蚀厚度超过10 mm时,测量精度在10%以内的可靠性为82.5%;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在土壤侵蚀量监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精度、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土壤侵蚀量的自动化监测。  相似文献   
6.
以4–苯基–2,6–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吡啶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二胺单体,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为二酐单体,N–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剂,通过一次加料,得到共聚聚酰亚胺。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溶解性测试等对共聚聚酰亚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在1 780,1 723,1 380 cm-1左右出现了聚酰亚胺的特征吸收峰,实验所得的聚酰亚胺能很好地溶解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6℃,氮气气氛中,10%的热失重温度为505℃,800℃的残余率为48%。  相似文献   
7.
吸附树脂处理丙烯酸酯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树脂吸附法处理丙类酸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CHA-11型树脂进行工艺条件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树脂对废水中以苯二酚为主的有机物的平均吸附率达90%以上,树脂工作吸附量为265-270mg/ml湿树脂。  相似文献   
8.
高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引起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绝缘事故日益严重。为确保GIS的安全运行,探究了冲击电压(包括VFTO和雷电冲击)下六氟化硫(SF6)气体放电的特性和机理,研制了陡波前冲击试验装置;固定电极间距,研究了电极半径对SF6间隙击穿特性的影响以及气压对缺陷支柱绝缘子击穿特性的影响;采用空间电荷模型对有无绝缘子存在时SF6气体"驼峰"现象的差异进行了解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电压下,棒-板间隙击穿电压以及缺陷支柱绝缘子击穿电压均随气压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了明显的"驼峰"现象;"驼峰"对应的气压值为0.2~0.3 MPa之间;SF6气体间隙在VFTO下的"驼峰"现象比雷电冲击下更明显;VFTO下缺陷绝缘子的"驼峰"高度比棒-板间隙的"驼峰"高度更明显。分幅相机拍摄表明:在"驼峰"出现的气压值处,出现了密集的空间电荷层,阻碍了放电发展,放电通道出现明显的弯曲现象。依据流注先导击穿判据得到了50%击穿电压-气压(即U50%-p)图中的流注到达线和先导到达线,由此可得结论即采用先导击穿的微分电容判据可以对"驼峰"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目前基于特高频(UHF)天线阵列的敞开式变电站局部放电(以下简称局放)检测与定位方法获得应用,但定位距离误差偏大,且未提供有效的多放电源时的定位方法。为此提出了基于平面相交法的敞开式变电站多源局放定位方法:采用插值互相关法计算天线信号之间的时差,对互相关函数进行插值以提高采集系统采样率较低时的时差精度;引入平面相交法求解时差方程,并统计获得多次局放信号定位结果中概率密度最高的位置,将其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当存在多个放电源时,使用K均值算法对天线阵列的时差向量进行聚类,实现多源UHF信号的分离。之后,建立了变电站局放检测与定位实验系统,对前述算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尺寸为4 m×2 m的菱形天线阵,当局放源与距离4 m的天线对的法线夹角45°且距天线阵列中心距离10 m时,定位误差均1 m,多数情况下20 cm;在存在多个放电源时,该方法的定位精度与单个放电源时接近。  相似文献   
10.
通过陕西电网330 kV主变在短路电流作用下损坏的实例,分析了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破坏的机理,针对大型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不足的问题,指出传统的补救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330 kV北郊变电站240 MVA主变短路保护的全新补救方案,并阐述了该方案的适用性,得出的结论可供电力主管部门作为相关电气设备反事故措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