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绥滨地区的主期构造形成于穆棱组沉积后的逆冲-褶皱作用,主要受那丹哈达岭地体向大陆拼贴挤压的变形作用控制.通过研究早白垩纪末逆冲-褶皱构造的主要形迹可知,主期构造特征表现为受盲冲断裂控制的背、向斜构造,形成了断弯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 3种构造样式.在松花江以北,构成一个自北西西向南东东逆冲的逆冲-褶皱系统,控制了地层起伏的格架.在松花江以南,马架屯-东林屯、四方林子断裂,控制了轴向近南北的大型箱状褶皱,褶皱顶部削蚀强烈.松1、松2断裂不仅在新生代大规模活动,而且在穆棱组期末的构造运动中也起到了对区域构造格架的控制作用,松1-松2断裂南北逆冲-褶皱系统的逆冲方向相反.该成果将对黑龙江省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原形盆地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西部萨葡夹层是一套夹持于萨尔图和葡萄花油层,且以泥岩为主的地层,最近在该地区成功获得了多口高产井。通过对岩芯、测井及其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发现,萨葡夹层的泥岩中发育了大量的砂脉(砂注入体)和断层,油藏与这套砂注入体和断层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新的砂脉型储层或油藏。其具有如下特点:①没有稳定的层位,侧向连续性极差,很难对比; ②没有确定的形态,不定形团块状居多; ③砂脉的顶、底面或侧缘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④砂脉中多含有漂浮状的撕裂泥砾; ⑤在地震剖面上两侧或一侧必有断层; ⑥剖面上地震反射轴紊乱,中断、膨大、弯折等现象常见,平面上为次圆形或星点状不均一的高阻抗团块; ⑦液化流动具有很好的分异作用,可以使砂注入体成为良好的储层; ⑧砂脉型油藏一般具有自己独立的油水和压力系统,在区域上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3.
大庆外围盆地依—舒地堑方正断陷是石油地质条件最好的地区,先后分别提交了石油和天然气三级储量。方正断陷勘探结果表明: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构造类型,断裂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及后期调整改造均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新安村组和宝泉岭组一段是主要的含油气层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水下重力流沉积体系;通过对典型油气藏解剖,方正断陷主要有6种类型油气藏,评价优选柞树岗次凹、东部大罗密构造带和德善屯次凹为下步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4.
生储盖组合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方案中不包括断层、不整合面,在油气运聚研究中强调输导层对油气成藏的作用,有一定局限性。我国复杂叠合型油气盆地具有断裂发育、不整合面多等特点,传统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方案难以满足此类盆地勘探需要。提出的新方案强调了断裂、不整合面在生储盖组合划分中的重要地位,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划分方案,扩大和丰富了找油视野,有利于明确勘探方向、预测有利目标分布。图3参20(高春文摘)  相似文献   
5.
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概念及其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新概念与划分“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储式热风送粉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阳光公司 3#、4 #锅炉燃烧系统在运行中存在飞灰可燃物偏高 ,再热器受热面超温 ,炉内结焦等问题。通过对 3#、4 #炉的燃烧系统多次调整 ,总结和分析出燃用无烟煤的中储式热风送粉“W”型火焰锅炉的调整规律。  相似文献   
7.
W型火焰锅炉的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类型的W型火焰保护及燃烧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直吹式乏气送粉和中储式热风送两种类型W型火焰锅炉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情况,并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排粉机高压电机变频改造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公司4#炉排粉机高压变频改造的方案。依据实践效果,分析了排粉机高压变频改造对节能、优化制粉系统性能、简化运行操作、改善三次风对锅炉燃烧的影响、稳定燃烧等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庆探区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庆油田围绕着复杂油气水层的井筒识别与评价难题,开发应用了以地化录井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成果,逐渐形成了轻质油层、残余油水层、火山岩气水层等复杂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系列,先后准确地识别与评价了贝302、徐深1 等一大批高产工业油气流井,在大庆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系统介绍了大庆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技术攻关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资料处理与评价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两个主要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海拉尔盆地勘探主要领域。从构造演化各个阶段的沉积充填特征分析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对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演化控制着沉积充填特征,进而控制着生储盖的配置关系;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沉积充填特征决定了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油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构建了构造沉积耦合控制油气成藏的3种模式,即复式箕状断陷凹中隆起带成藏模式、大型缓坡断阶带成藏模式和深小稳定洼槽型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