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剑文 《福建电脑》2013,(10):68-69,212
本文研究了三种重要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算法:传统的维纳滤波,信号子空间,基于时空渐进预测的最小失真去噪算法,通过理论分析比较及实验比较分析,总结这三种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景.  相似文献   
3.
黄剑文 《机电技术》2020,(3):47-49,55
近年来,谐振及调制因其稳定度高、可操作性强等原因在激光器锁频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从谐振技术及调制技术两方面的共选取6种典型的激光器锁频实验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通过控制谐振腔腔长的激光器锁频实验系统相对简单,选择好的腔体材料、设计好伺服控制电路就能实现快速锁定,其中双重锁定稳定度较高;通过加载调制的激光器锁频实验系统比较复杂,用到的实验仪器较多,内调制会对激光产生扰动,其中调制转移谱的锁频方法稳定度较高。为激光器锁频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验通过乙醇扩散、甘油单油酸酯(GMO)吸水动态研究3种前体溶液液体栓塞剂在过量水中从液体转化为凝胶的过程,在相图中绘制其变化趋势。采用偏光显微镜(PLM)、小角射线衍射(SAXS)和流变学方法鉴别各凝胶样品的相态。结果证实,基于GMO的立方晶前体溶液液体栓塞剂在过量水中均可以转化成Pn3m立方晶相凝胶。  相似文献   
5.
高稳定度的激光是工业、医疗、航空、现代科学等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本文介绍三种激光锁频系统的优化方案,分别从温度控制、回馈腔、光谱技术着手设计,阐述了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化方案能提高激光器频率的稳定度—温度控制优化方案稳定度为10-7~10-8,回馈腔优化方案稳定度为1.7×10-7,光外差分子光谱优化方案稳定度为1.6×10-1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沙溪口船闸的缺陷情况,以及船闸加固处理后观测系统的设计、更新改造等内容,并用更新改造的船闸观测系统所测资料对船闸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商业化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仅能负载荷正电的药物,且本身不能被X射线、CT或MRI检测,在现有的影像学设备下不可视,不利于栓塞术中监控和术后复查。该文总结了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载药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前沿最新进展以及在临床研究与应用中的现状,最后提出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在载药及可视化方面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窃电行为的识别方法难以有效解决窃电技术提升带来的高频窃电问题,研究了电力企业已有数据现状,提出半监督分类模型识别窃电用户。通过深入分析业务并设计特征指标,围绕广东电网高压用户的海量用电行为数据,开展半监督三训方法的窃电用户识别研究与应用。研究结果发现,半监督分类模型预测提升度超过1.5,对比最优的有监督学习模型,效率提升7.3%,有效提升窃电用户识别效率为电网企业的反窃电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错峰管理中用户负荷模式识别的可靠性与普适性,针对目前单一聚类算法难以解决用电负荷数据的不平衡性以及时序特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集成技术的用户负荷模型识别方案。利用多种标准化方法以及经遴选的聚类算法生成多样化的聚类成员,通过将所有聚类成员合并构造共识矩阵并进行重构,得到较单一聚类算法更为优越的分群结果。该方案比采用单一的聚类分析得到的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分簇结果更稳健可靠,且对数据结构变化的敏感度低、分簇效果更好、泛化能力更强,并在中山市6 500家专变用户的用电负荷模式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毕业论文的指导现状,以及基层远教机构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进而以质量保障为目标,对基层远教机构在毕业论文指导的毕业论文指导平台与普通网络方式实现指导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寻网络环境下教师对远程学习者毕业指导的引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