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156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73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煤矸石粉替代率50%、聚酯纤维掺量0.4%的沥青混合料,开展盐冻耦合作用(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7.0%、13.0%、26.5%,冻融循环次数为0、2、4、6、8)下的半圆弯曲(SCB)试验,分析了盐冻耦合作用对SCB试件内部损伤劣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13.0%、冻融循环为8次时,盐冻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侵蚀破坏作用最强,试件内部损伤最严重;在煤矸石粉与矿粉质量比为1∶1、聚酯纤维掺量为0.4%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形成高黏性、致密、厚实的沥青膜以及由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显著降低盐冻侵蚀对沥青混合料的损伤.通过Poly2D模型对SCB试件的极限拉应力损伤量进行拟合,拟合系数为0.944.  相似文献   
2.
磷石膏堆场的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度取决于磷石膏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性,因此开展磷石膏工程特性研究十分必要。根据我国不同磷石膏堆场的试验数据,分别对磷石膏的物理性质、击实特性、渗透特性、固结特性和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强度、压缩、渗透特性均与其压实程度密切相关,相同压实程度不同堆场磷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磷石膏渗透特性与其晶体形态有关;磷石膏在荷载作用下具有长期蠕变变形特性,磷石膏堆场封场后仍会发生较大沉降;深部磷石膏破坏时的应变大于浅层磷石膏;磷石膏剪切破坏时产生负孔隙水压力,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测试孔压的变化了解堆场坝体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富勒烯过程中,从阴电极表面收集到大量的碳纳米管及巴基葱,产生率达到50%,并用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观察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用动态补偿数字滤器对应变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补偿,使之提高测量精度并能用于爆炸冲击波测量的一种方法。实验结果与经验值比较,补偿前.后对比、测量精度有明显提高,说明在一定条件在变式测压系统也可用于爆压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瞳孔中心的实时提取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利用基于瞳孔-角膜跟踪法原理和图像处理的眼动跟踪技术,实现瞳孔和角膜反射中心的精确提取.首先在红外光源条件下,用摄像机捕获人眼图像,通过图像自适应二值化阈值确定图像处理区域,以减小处理时间;其次,利用高低2次二值化阈值提取角膜反射中心;然后求取自适应最佳阈值确定瞳孔位置和大小;最后用梯度法提取瞳孔轮廓特征点,并用椭圆拟合瞳孔的方法确定瞳孔中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瞳孔和角膜反射中心提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能满足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Windows程序设计——Visual C++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复杂难学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难点之所在及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改革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Zhang  Xiaoyan  Zhou  Chenhe  Zhang  Jinrong  Wang  Wenjing  Zhang  Min  Ni  Bo  Qi  Xiwei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2021,47(4):134-140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 0.675BiFeO3-0.3BaTiO3-0.025LaFeO3-x mol% Nb2O5 (x?=?0–1.25) multiferroic lead- free ceramics, fabricated by conventional solid-state reaction, were...  相似文献   
8.
Nanopowders of pure zirconia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citric acid (CA)-assisted lamellar liquid crystal template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zirconia powder prepared at the different mole ratios of CA to zirconium oxynitrate (ZN)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ay diffraction (XRD),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methods. The phase structure of th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C10H21OH/H2O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mixing solution CA and ZN was determined by POM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mellar structure of the SDS/C10H21OH/H2O system after adding mixing solution CA and ZN is stable. The presence of CA inhibits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of zirconia particle. The crystallite size of zirconia powders decreases and agglomerates lowly with addition of C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FI-IR)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structure of chelating organic complex is maintained in zirconia structure at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 to cause oxygen vacancies which stabilizes the tetragonal phase of zirconia. The zirconia powders remained the single metastable tetragonal phase at the molar ratios of CA to ZN ranging from 1:3 to 5:1. The crystallite size of zirconia with spherical morphology varied from 32.2 to 20.1 n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lar ratio of CA to ZN in the range of 1:3 to 5:1.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控制晶体生长角度,说明制备纳米硫酸锶沉淀体系中存在的EDTA对产品粒径的影响作用,根据过程机理,用恒组成法研究硫酸锶晶体生长动力学。根据叠加模型和弱化模型,建立体系中有EDTA存在时,硫酸锶沉淀过程的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硫酸锶沉淀过程中晶体生长属于表面反应控制机理。EDTA存在能降低晶体生长速率,有利于减小粉体粒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纺丝侧吹风空调机组及送回风系统设计及其自动控制系统配置的节能措施。合理选择送风余压、送风量、送风温度、送风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以及空调机组的形式,正确利用回风和自动控制方式,加强生产运行管理,有利于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