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济南市某居住区规划居住人口4.1万人,属于超大规模居住区,为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实施再生水应用工程。本文结合该居住区特点,分别对再生水集流方式、水量平衡计算、处理站位置、工艺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方案。为达到再生水“先观后用”目的,再生水工程与人工景观带充分结合,处理站出水达标后,进入人工景观带,在景观带内经过人工生态及慢滤系统后,供给各用水点,扩大了可利用的水资源范围和水的有效利用程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常用的除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吸附法适于处理五价砷为主的地下水,吸附剂可再生,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但除砷周期长;氧化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可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的三价砷;膜法适于处理低浓度的含砷水,但能耗较大,维护费用高;生物法是一种较新的方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亓华  田顺  谢恩亮 《供水技术》2008,2(3):10-12
采用微生物絮凝剂B-16对低浊度黄河水进行了絮凝净化试验研究,并将之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丙烯酰胺、壳聚糖等絮凝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用量少、适应性广及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复配试验中浊度和CODM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5%和41%,并且对水体中藻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0.6%.动物急毒性试验表明小白鼠对该絮凝剂无急毒反应.该絮凝剂在给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UV/H_2O_2高级氧化工艺凭借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处理含有机微污染物饮用水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对其反应机理、现存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UV/H_2O_2高级氧化工艺有效性的因素,充分发挥其在饮用水处理领域的作用。文章介绍了UV/H_2O_2工艺降解有机物的基本原理,概述了UV、天然有机物浓度、溶液pH值、H_2O_2初始浓度、目标物初始浓度和水溶液中无机阴离子等因素对UV/H_2O_2工艺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影响,对UV/H_2O_2工艺转化产物问题、运行成本问题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UV/H_2O_2工艺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卤代苯醌(HBQs)是一类近年来新检出的且未受控的消毒副产物,虽然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且只有ng/L级别,但是其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均强于常见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其高毒性和膀胱癌风险对人类的健康无疑是一项重大威胁。水处理厂的常规处理工艺目的在于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但是目前对HBQs的前体物及检测情况研究较少。从HBQs的种类、HBQs的检出情况、已证实的HBQs前体物及其生成HBQs途径和可能的HBQs前体物等四个方面,综述了HBQs的前体物研究进展及检测情况,并对HBQs目前研究方面存在的局限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出未来HBQs的研究新方向和思路,以期从前体物方面为更好地处理HBQs和分析HBQs的生成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蔡杰  安文  石鑫  卞光排  亓华 《节能》2007,26(8):46-48,55
介绍电厂送引风机内反馈高频斩波调速原理、性能特点、运行情况,分析了实际节电效果。  相似文献   
7.
石鑫  亓华  刘桂成  朱恒福 《节能》2008,27(5):29-30
为了保证除尘效率,山东光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对静电除尘器供电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直流供电供电装置改造为电源脉冲供电装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提高了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臭氧与微气泡有机结合,对比分析了臭氧化微气泡强化气浮工艺与传统微孔曝气臭氧气浮工艺在气泡特性、臭氧利用率、常规指标去除、藻细胞再生长抑制等方面的差异,考察了臭氧化微气泡对各类藻源有机物污染指标的去除规律,并对臭氧化微气泡与絮体的黏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臭氧化微气泡的直径在43~55μm间分布,微孔曝气臭氧气泡的直径在550~700μm之间,微气泡提高了比表面积并降低了上升速度,相比传统工艺,臭氧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1.9%和46.2%。此外,两种工艺对藻细胞、浊度、UV254的去除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相比传统工艺,臭氧微气泡强化气浮最高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4.2%、67%、26.8%,经过处理后的出水中藻细胞已无明显的再生长趋势。臭氧投加量的增加降低了气泡直径并增大了气泡密度,微气泡提高了絮凝效率,臭氧破坏了藻细胞的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