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鸵鸟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在陕西养殖的鸵鸟油,室温分离得到液体油和固体脂.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两者常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鸵鸟液体油和固体脂除碘值外其他理化指标稍有不同,其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也有差异.液体油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3.96%,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到42.23%;固体脂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93%,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为45.23%.  相似文献   
2.
介绍鸵鸟油的组成、性质和开发现状,重点综述鸵鸟油强渗透性、消炎镇痛、保护心血管、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胃黏膜、保湿、抗氧化、抗紫外线等功能.鸵鸟油是目前最具热点的开发产品之一,由于独特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使其具有特殊的生化和理化特性,在医药和化工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法提取花菇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菇粉碎后,以蒸馏水为提取剂,用超声波法提取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超卢波作用时间为25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5,样品粉碎粒度为50目,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多糖得率比常规法提取的多糖高约35%.  相似文献   
4.
鸵鸟油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了鸵鸟油对绿脓杆菌、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5种细菌及青霉、白色念珠菌、黑曲霉3种真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其最佳抗菌浓度,结果表明鸵鸟油对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青霉有抗菌活性,其最佳抗菌浓度为20 mg/mL.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对尿素包合法富集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脂肪酸与尿素及溶剂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条件对产品中α-亚麻酸的含量有很大影响.当脂肪酸、尿素、95%乙醇质量比为1∶3∶8,包合温度为-5℃,包合时间为18 h时,产品中α-亚麻酸含量可从25.83%增至68.87%.  相似文献   
6.
以芋头为原料,用水浸提法提取多糖,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芋头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优选出的芋头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8h,料液比1:8.该最佳提取工艺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4.73%.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鸵鸟油组成、性质和开发现状,综述鸵鸟油消炎镇痛、保护心血管、促进创面愈合、保护胃粘膜、保湿、抗氧化、抗紫外线等活性功能;鉴于鸵鸟油独特脂肪酸组成,因而其具有特殊生化和理化特性,在医药和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