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辽河兴隆台构造带原油类型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将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构造带原油划分成4种类型。各类原油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甾萜类成熟度参数、Pr/Ph等指标有较大差异,并在该区呈规律分布。总体表现为第三系原油由南至北成熟度参数和Pr/Ph值呈降低的趋势,正构烷烃碳数从单峰变化为双峰分布;太古宇潜山内幕及潜山表层原油性质相似,其成熟度明显高于第三系原油。原油分布主要受控于南北洼陷生油层成烃演化差异及与断裂发育时期的相互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过程中,生产效果主要取决于蒸汽腔的大小,储集层非均质性对蒸汽腔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克拉玛依风城油田重32井区和重37井区SAGD试验区典型非均质地质模型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储集层渗透率、夹层物性及夹层空间分布对SAGD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汽水平井上方的夹层主要影响SAGD生产阶段蒸汽的垂向上升,阻碍了蒸汽腔正常的垂向发育,迫使蒸汽腔沿夹层底部横向扩展,推迟产油峰值时间;注采井井间的夹层导致水平段动用程度低,影响循环预热效果,增加预热时间,导致热流体无法正常采出,生产效果较差。为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SAGD水平井组应部署在水平段渗透率级差小于3.0的位置,以避开渗透率小于100 mD的夹层,确保不连续夹层距离注汽水平井上方3 m以上,注采井间夹层以及注汽井上方夹层的夹层闭合度分别小于40%和50%.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藏内部夹层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问题,运用分类分析、正交实验设计、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了夹层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夹层影响热连通,阻碍蒸汽腔的发育,进而降低了SAGD前期到中期采油速度;夹层与注采井的相对位置关系对SAGD生产效果影响显著;无泄流通道情况下,夹层影响SAGD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是夹层沿水平井方向发育的长度或者夹层所处位置离注汽井的距离;井间夹层长度达到水平井长度40%或注汽井上方夹层在注汽井上方3m以内,采油速度降低40%以上。可利用直井辅助注汽的方式扩大蒸汽腔发育体积,提高SAGD采油速度。研究成果对夹层发育的超稠油油藏实施SAGD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塔里木盆地多油源、多旋回和多期生烃的特点,从油气成藏系统化、动态化角度综合运用输导体静态组合和演化动态的分析方法,根据阿克库勒凸起构造发育史及成藏过程将本区输导体系划分为加里东中、晚期限制性横向为主输导网络模式、海西期-印支期非限制性输导网络模式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局部限制性横向输导为主输导网络模式.具体研究该区轮南、轮西和塔河三个典型油气藏的输导体系,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输导体系与油气藏成藏规律之间的关系,认识了阿克库勒凸起复杂的油气运聚过程,揭示其油气成藏规律,为发现油气富集区提供了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5.
彩25井区石炭系火成岩气藏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石炭系火成岩气藏自彩25井在其中获得工业气流后,随后有多口评价井落空,所以研究该区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便成了急迫的问题。针对火成岩油气藏形成的特殊性,从储层的形成特点、气藏形成的运移条件和发现井的构造背景等角度分析了该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彩25井区火成岩气藏储层多位于石炭系火成岩顶部不整合面以下,岩性主要为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熔岩和蚀变安山岩,其中发育裂缝及各种溶孔等次生孔隙;火成岩下伏的石炭系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等气源岩所形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向上运移到火成岩顶部,然后通过不整合面下的渗透层横向运移并聚集到局部构造的高部位,形成高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断裂通道、构造高背景以及火成岩的孔渗性是控制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疆超稠油蒸汽吞吐采出程度低,瞬时油汽比呈指数递减,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在重32 井区筛选出9 个先导试验井组,运用室内蒸汽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合理的井网井距、剩余油饱和度、热连通程度、蒸汽驱方式、蒸汽干度、原油黏度等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边井井距在50~60 m 时,超稠油直井反九点井网转蒸汽驱是可行的。开展蒸汽驱先导试验,历时2. 5 a,蒸汽驱阶段采出程度为17. 14%,阶段油汽比为0. 11,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油藏开展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浅层超稠油油藏SAGD生产过程中蒸汽腔发育不均衡、三维形态难以准确刻画的问题,运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地震正演模拟、蒸汽腔敏感属性分析等手段,联合生产动态、温度监测、焖井试验、地质模型等多种数据有效限制地震刻画的边界,降低多解性,实现对蒸汽腔三维形态的准确刻画。将研究结果应用在新疆风城油田重18和重32井区,指导井距优化和直井辅助SAGD设计,加速蒸汽腔平面扩展,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提高了7.9t/d。该研究成果拓宽了地球物理技术向油田开发服务的领域,为稠油热采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对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浅层超稠油油藏SAGD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