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模拟失添和双添缫丝实验就失添、双添对生丝均匀二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310 dtex/48 f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复合预向丝为原料,经拉伸后得到PET/PTT复合纤维,探讨了拉伸工艺对PET/PTT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卷绕速度为500 m/min,拉伸温度160℃,热定型温度150℃的条件下,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加,PET/PTT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沸水收缩率、卷曲收缩率明显提高,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卷曲稳定度变化不明显;拉伸温度和热定型温度对PET/PTT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拉伸过程中,控制拉伸倍数为1.95~2.00,拉伸温度为140~160℃,热定型温度为130~170℃,PET/PTT复合纤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新定纤感知器纤度感知理论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定纤感知器感知机制方面的学术争论问题,借用摩擦学理论,对感知器运动各个过程的摩擦性质进行定性归类。依据摩擦学对固体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的定义,从建立的丝条与感知器接触的宏观模型、微观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原有定纤感知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利用摩擦学的简单黏着理论,重新建立丝条与感知器玻璃片接触的摩擦力公式。公式显示在正常感知情况下同时存在固体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3种摩擦,当纤度直径小于感知器垫片厚度时,与原有定纤感知理论模型一致,认为新理论更适用于目前所用全部类型的自动缫丝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茧丝线密度变化的拟合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征宇  俞海峰 《纺织学报》2008,29(10):29-33
茧丝线密度曲线变化形态多样,很难统一用一般多项式数学模型来进行精确拟合。为了提高拟合精度,在分析茧丝线密度曲线的一些特性之后,提出把茧丝线密度曲线预先分离成线性和非线性2部分,然后再进行分项拟合的方法。线性部分直接采用线性函数拟合,而非线性部分则采用行谐波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拟合。为了使拟合生成的茧丝线密度曲线更符合生产实际,提出茧丝线密度曲线的标准化方法和茧丝线密度曲线头尾两端茧丝线密度值的预测方法,即采用中心对称延拓方法进行平滑延拓。  相似文献   
5.
利用旋转、平移、反射和滑动反射等平面对称性原理,生成具有平面对称性的分形纹样,为解决计算机分形自动生成纺织纹样的不连续性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不同粗细丝条在感知器中的运动状态,利用摩擦学润滑状态的定义,阐明润滑膜厚度是衡量摩擦性质的关键,并通过感知器间隙与丝条直径的计算,建立了间歇式感知器的纤度感知理论模型,指出间歇式感知器主要属于混合摩擦而不是液体摩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缫丝实验分析了车间温度对生丝纤度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黄连天然植物染料萃取方法和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的直接染色工艺流程,通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及单因素分析,比较了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变化,确定了黄连对阳离子可染涤纶丝染色的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配电网的全面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其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和优质性。  [方法]  为了更合理客观地对配电网进行评估,从这5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评价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配电网指标数据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使所求出的各指标权重客观合理,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配电网状况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估,其中对实际数据评分结果的区间进行划分,并统一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定量类指标的评价等级标准。  [结果]  从而解决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无法处理大量定量类指标数据的问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保持了评估结果准确性。  [结论]  最终使得对配电网的评估更加真实合理可靠。对江西配电网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文章的评估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以110℃低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皮,普通PET为芯,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方法生产33.3 dtex/24 f低熔点PET皮芯纤维,探讨了其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皮芯质量比为70∶30,转鼓真空干燥低熔点PET,主干燥温度80℃,时间12 h;普通PET和低熔点PET的螺杆和熔体管道温度分别为280~290℃和210~220℃,纺丝箱体温度280~285℃,拉伸速度3 800~4 000 m/min,后拉伸倍数2.0~2.2,拉伸温度55~70℃,定型温度80~100℃,卷绕张力3.9~4.9 cN,卷绕角度8°~9°;此工艺条件下,可纺性好,产品质量优良,满卷率达92%以上,纤维断裂强度2.0 cN/dtex,断裂伸长率48.01%,条干不匀率1.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