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了东濮凹陷与东营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总结出造成两凹陷在油气资源量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东濮凹陷浅层成藏条件不及东营凹陷优越,有小规模成藏的可能,而且成藏控制因素极为复杂,浅层油气成藏条件差的主要原因有:烃源岩的丰度和品质较差,生成的烃类中天然气所占比例大,不易保存;大量生烃和圈闭定型于东营组沉积期末,油气大量散失;新近纪因生烃量小、断层活动弱,缺乏油气向浅层运移的动力和通道,不利于浅层成藏.  相似文献   
2.
克拉2气田泥岩隔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2气田泥岩隔层是否被裂缝穿透的问题,在建立砂泥岩互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裂缝参数与应力应变的关系模拟出砂泥岩中的裂缝分布情况,研究裂缝在泥岩中的延伸能力,认为裂缝在泥岩中延伸的最大厚度为4 m. 据此,结合断层落差与泥岩隔层厚度的比较,将断层分为完全穿透型和部分穿透型两类,并对泥岩隔层的封闭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克拉2气田南部断层多为完全穿透型断层,北部断层多为部分穿透型断层。巴西盖组顶部泥岩隔层完全穿透型断层分布范围最大,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隔层部分穿透型断层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形几何定量评价克拉2气田裂缝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断层与构造裂缝存在的关系,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处理断裂系统,并结合测井解释结果建立分维值大小与裂缝密度的对应关系,对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白云岩段、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第二、第三岩性段顶面断层进行分形统计,建立井点断层分维值与裂缝线密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井间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断层分维值随着断层密度、延伸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井点处断层分维统计值与测井解释得到的裂缝线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平面上,裂缝发育受背斜形态影响明显,靠近背斜轴部、断层分维值大于1.25的区域最有利于裂缝发育;A3井附近,3个储层段裂缝发育密度偏大,部分裂缝可能穿透了中间的隔层,造成附近气井出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形几何定量评价裂缝对勘探开发方案部署有指导意义,可以用来对油气田裂缝性储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构造解释的精度及准确度直接决定了油田钻探的成败,综合利用三维地震、井间地震、钻井、动态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大幅提高构造解释的准确性。文中将钻井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对文209断块内部断距小于5m的断层实现了准确解释与归位,对内部的小型褶皱、断块进行了详细刻画。在获取断层密度、产状、性质的基拙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侧未知小断层的断距、产状(断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和断层的分布密度,从而实现了文209断块的精细构造解释,提高了小构造的落实程度,降低了油田勘探的风险,为油田滚动开发方案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米兰科维奇旋回是是研究细粒沉积物旋回性变化的一种重要理论和方法。以东营凹陷沙四上纯上次亚段深湖相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的小波和频谱分析,对LY1井目标层段的深水细粒沉积岩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划分,将划分结果与对应的岩石地球化学元素指标和矿物成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受控于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沉积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沙四上纯上次亚段可识别出2.5个IV级旋回,10个V级旋回,28个VI级旋回;东营凹陷细粒沉积岩在古气候、古氧相、古水深、古物源,古盐度等方面的演化阶段性明显,可划分为2个沉积环境演化阶段。长偏心率周期可分为暖湿气候半周期和干冷气候半周期:暖湿气候半周期内,地表径流较多,陆源输入多,有机质含量高,对应的岩性组合以富有机质为主要特征,常见层状、纹层状沉积构造;干冷气候半周期内,地表径流和陆源输入较少,岩性组合以贫有机质为特点,沉积构造以块状构造和层状构造为主。沙四上纯上次亚段沉积环境与天文旋回之间对应较好,长偏心率周期对湖相细粒沉积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克拉2气田井点裂缝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断层分维值与裂缝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前者为约束,对裂缝的井间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多数为半充填高角度缝,开度0.1~0.4 mm,线密度0.142~1.842条/m;井点断层分维值与测井解释的裂缝线密度正相关,分维值可以衡量裂缝发育程度;研究区内分维值大于1.2的区域有利于裂缝的发育,分维值大于1.25的区域裂缝最发育。  相似文献   
7.
不同坐标系中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复杂的裂缝性地质体离散成相对简单的单元,分析了单元中裂缝产状与地应力配置关系,推导得到了主应力坐标系下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各单元的裂缝渗透率在整体的笛卡尔坐标系中投影,推导出了整体坐标系中的渗透率计算公式;对比数值模拟建模过程中习惯使用的几种笛卡尔坐标系,优选出其中一种,各轴分别对应优势裂缝的走向、倾向和垂向,在此坐标系下计算得出的沿着各个坐标轴方向的渗透率,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裂缝渗透率的方向性,还可以体现出不同走向的裂缝对渗透率的贡献,使计算得出的裂缝渗透率更具有实际意义。以石港-桥河口地区实际建模为例,给出了坐标系的优选方法,并对几种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油藏级别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饶阳凹陷201 个油藏储量规模的分形曲线,认为该区今后勘探工作中发现112×104t 级别以上的油藏难度较大,28×104~112×104t 的油藏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28×104t 以下的油藏待探明;计算前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新近系4 个层位油藏储量规模的分形维数,并统计各层系油藏的分形特征值,认为沙河街组勘探潜力最大,其次为东营组,新近系发现油藏的概率大于前古近系,但发现30×104t 以上油藏的机会不如后者;通过对比整体、前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整体分形维数远大于分层分形维数。分形维数的大小反映含油面积,而不能直接代表储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发育,为落实其煤成气的勘探潜力,通过野外剖面细测和钻井资料分析等手段,确定了该区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由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组成,绝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煤层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的特点。根据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组分等指标,结合构造演化史将各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划分为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凹陷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结论认为:①济宁、巨野凹陷烃源岩为印支期一次生烃型,汶上凹陷烃源岩为印支-喜马拉雅山期二次生烃型,这两种类型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不高,对该区煤成气成藏贡献较小;②黄口、成武、鱼台凹陷烃源岩为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期二次生烃型,烃源岩在古近纪大面积成熟,生烃潜力最大(鲁西地区喜马拉雅山期生成煤成气资源量为970.81×108 m3,其中黄口、成武、鱼台3个凹陷占据总资源量的93.6%),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0.
文中详细分析了现有恢复古构造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恢复精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平衡剖面控制下直接编制古构造等值线图的方法。研究认为:命名为"某段沉积前"的构造图,反映的并非某一时刻的地表形态,而是该段地层沉积后底界面的构造起伏,是整个时段内变形叠加的结果;地层倾斜、井斜、差异剥蚀、断层水平位移是影响古构造恢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沉积压实影响相对较小,古水深影响最小,几乎可以忽略;平衡剖面控制法读取的厚度是在地层拉平、断层水平位移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兼顾了差异剥蚀、沉积压实的影响,可以准确标定古断层的位置,更能准确反映地质历史时期构造的三维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