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气压计基点测定法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存在较大误差的现象,对阻力测定操作步骤及计算公式进行详细分析,根据长期的现场操作经验和对大量测试数据的处理,明确了阻力误差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考虑井下压力脉冲的影响下,提出用修正模型修正原有的阻力计算公式,用具体实例对修正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通风阻力精确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N_2-细水雾和CO_2-细水雾对瓦斯的抑爆效果,利用建立的管道长度为3 000mm,曲面半径为27 mm的瓦斯爆炸模型,对惰性气体-细水雾抑制管道内甲烷预混气体爆炸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为9.5%甲烷预混气体被点燃后,喷入后管道内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N_2-细水雾与CO_2-细水雾均比细水雾的抑爆效果要好,且CO_2-细水雾的抑爆效果优于N_2-细水雾,当加大气体的压力,影响规律与影响效果将显著加大。  相似文献   
3.
为明晰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条件下采空区覆岩破坏与裂隙发育特征,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切顶成巷条件下,直接顶和基本顶被切断后,基本顶断裂位置转移至采空区侧,侧向块体旋转下沉对留巷顶板的扰动减弱.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的破断由原来的"O-X"形转化为近似"矩形"结构....  相似文献   
4.
扬尘是煤矿井下治理粉尘污染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研究矿井扬尘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从扬尘的产生现象出发,确定了矿井扬尘类型为空气动力学扬尘、冲击力学扬尘、机械外力扬尘。基于矿井扬尘存在的类型,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统计分析各种类型扬尘颗粒的时序图像,进而分析了扬尘产生过程的粒子运动轨迹及影响因素。数据表明:入射角θ与扬尘发展过程存在对应关系,即入射角决定扬尘的类型和扬尘量,尤其是21°θ53°时,扬尘发展过程多样且造成的扬尘量最大,为下一步研究扬尘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红威  王飞 《煤炭技术》2014,33(11):49-51
针对气压计基点测定法测定矿井通风阻力时存在较大误差的现象,对阻力测定操作步骤及计算公式进行详细分析,根据长期的现场操作经验和对大量测试数据的处理,明确了阻力误差存在的主要原因,在考虑井下压力脉冲的影响下,提出用修正模型修正原有的阻力计算公式,用具体实例对修正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通风阻力精确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独头巷道瓦斯积聚、容易导致瓦斯爆炸、人员窒息等事故,正确有效地排放瓦斯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瓦斯排放方法大多要靠工作人员手动调节,文章提出了瓦斯智能排放方法,是用变频控制系统实现,这对独头巷道积聚瓦斯问题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CO_2致裂理论和实践,结合切槽定向爆破方法,提出了CO_2切槽定向致裂技术,定性分析了CO_2切槽定向致裂机理,开展了CO_2切槽定向致裂实验。结果表明:在CO_2致裂过程中,切槽产生了应力集中和孔壁裂纹抑制2个力学效应,再加切槽对裂纹方向的引导作用,在三者共同影响下,使裂纹沿着设计方向起裂和扩展,从而实现CO_2致裂裂纹的定向控制。  相似文献   
8.
以马道头矿8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特厚易自燃煤层回采工作面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采空区耗氧速率、工作面进风量、采空区埋管注氮(注氮量和注氮位置)对采场氧气体积分数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产生的低氧环境是造成工作面上隅角贫氧的前提条件;随着耗氧速率的增加,工作面与上隅角附近氧气体积分数下降,上隅角贫氧区域逐步扩大;随着工作面进风量的增大,工作面氧气体积分数逐渐增大,上隅角体积分数逐渐降低、贫氧区域逐渐增大,当进风量大于2 778 m3/min时,上隅角贫氧区域趋于稳定,但氧气体积分数仍逐步下降;随着注氮量的增加,工作面与上隅角氧气体积分数迅速下降,当注氮量大于2 825m3/h时,注氮口与工作面压力失衡,大量氮气涌入工作面造成低氧,同时加重了上隅角附近的贫氧程度;随着注氮位置的深入,工作面和上隅角氧气体积分数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通风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中引入了基于物元理论的可拓评价方法。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出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指标,在可拓评价过程中,提出应用信息熵理论来客观而又准确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金达矿为实例进行分析,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确定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切顶留巷无煤柱开采下采空区留巷的侧帮段漏风面积大、漏风通道广等特点,以杜儿坪煤矿切顶留巷工作面Y型通风为例,运用CFD软件对留巷侧帮段堵漏风材料不同孔隙率的漏风流场、漏风量和漏风氧浓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漏向采空区方向随多孔介质孔隙变大而漏风量也变大,且漏风量随至下隅角距离增大,呈现急剧减少→抛物线上升→线性减少→在靠近留巷处又急剧增大;随着多孔介质孔隙率增大,留巷向采空区的漏风量也越大,且沿工作面走向长度的增大,留巷向采空区漏风量逐渐减少;随着孔隙率变大,漏风氧浓度也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