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8篇
轻工业   2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米糠综合利用的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总结厂各种米糠精制产品在日用化工、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领域的具体用途,包括米糠油的浸提技术,米糠油作为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米糠油作为油脂化工原材料的深加工;米糠油精炼皂脚中提取游离脂肪酸及脂肪酸衍生物的制备;米糠脱水、脱臭、脱色的小皂化物提取谷甾醇、生育酚、谷维素的方法;米糠脱蜡副产物制备糠蜡和二十烷醇的利用及米糠饼(粕)提取植酸钙、植酸和肌醇的利用途径,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米糠产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氙灯作为实验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研究了光老化对毛革制品收缩温度和有毒化学指标的影响。将毛革样品在50 ℃和50%RH条件下经800 W/m2光照处理,考察不同光照时间后毛革制品的收缩温度(Ts),以及铬(Ⅵ)、甲醛、苯酚和苯胺的含量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完成指标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增加Ts趋于降低,并且铬(Ⅵ)含量增加,游离甲醛含量降低,苯酚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苯胺含量较原样趋于增加。揭示了光老化对毛革收缩温度和几种毒性指标的影响,可为毛革制品的防护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铬与胶原有着优异的化学结合性能,且在制革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却发现铬对人体及环境都有不良影响。本论文采用国际标准的DIN53314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成革中Cr^6 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Cr^6 含量上升。不同的外界条件:浸汗作用、紫外光照、加热、加脂剂等因素都会影响Cr^6 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4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5的丙烯酸基树脂(其中有:160416831600CLE)的基本性能,以及应用于黄牛蓝湿皮的铬复鞣被分析比较。探究这些差异对后续坯革湿染整加工的影响的结果表明:4种丙烯酸树脂的耐铬稳定性依次为1683CLE16041600,共性结果表明:用于铬复鞣中均可提高铬鞣剂的吸收率。缺点是会影响革面染料的吸收,尤其是与铬复鞣同时使用;分别使用(在铬复鞣中1.5%,中和后3.0%)有更好的物理力学性和增厚,尤其是1604与1683。CLE与1604复鞣后的粒面平细度最佳。  相似文献   
5.
含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皮革行业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含铬革屑中提取的胶原蛋白降解物(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CDP)作为硅酸盐水泥缓凝剂,并且研究了CDP对水泥缓凝时间、强度、晶体形态和水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DP的掺入有效地延长了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但同时水泥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以甲醛、戊二醛、噁唑烷、坚木栲胶为鞣剂,分别对绵羊皮进行醛鞣、植-醛结合鞣。得到的革样采用中性水、0.5mol/L脲溶液、2.5%十二烷基硫酸钠、菜油、甘油、机油做溶剂处理。通过对处理后革样耐湿热稳定性(Ts)的测定,探讨溶剂对醛鞣革及植-醛结合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革样Ts影响最大,其次是脲溶液和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干态下噁唑烷革样的Ts降低了9.4℃、干态下植-噁唑烷结合鞣革降低了3.6℃。非极性溶剂表现出有趣的作用结果,植物油和机油对醛鞣革样作用后Ts升高,对植-醛结合鞣革样作用后Ts降低。说明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鞣剂与胶原的结合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几种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在绵羊皮服装革、水牛皮沙发革和黄牛皮鞋面革中进行了应用,并对其在涂饰过程中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更好地了解了这些水性聚氨酯涂饰剂的优缺点,这有利于其在涂饰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在市场中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氧化淀粉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步氧化法,首次将玉米淀粉改性为同时含羧基和醛基的氧化淀粉,为制革工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清洁化鞣剂。第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含羧基量最多的初氧化淀粉,优化工艺为pH=9·0,时间4h,温度45℃,双氧水用量为玉米淀粉的30%。第二步得到含醛基量最多的氧化淀粉,优化工艺为pH=1·2,时间4h,反应温度40℃,高碘酸钠与初氧化淀粉摩尔比为1·2。电导滴定法测得最终氧化淀粉含羧基量的质量分数为0·7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含醛基量质量分数为0·83%。高效液相色谱得到初氧化淀粉的重均分子质量为7238·70,氧化淀粉重均分子质量为2915·44。  相似文献   
9.
植-醛鞣革的溶液浸渍与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荆树皮和戊二醛鞣的最佳鞣制顺序.采用不同pH水溶液、脲、菜油、甘油及机油溶液处理两种鞣法的皮革样品;对比处理前后样品的收缩温度;探讨溶剂、鞣制方法对革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荆树皮后戊二醛鞣制效果较好,其Ts均可达到90 ℃以上.溶剂处理后,样品的Ts与鞣制方法和干燥处理有明显关联,荆树皮-戊二醛获得的样品干燥后受溶剂影响小,Ts差别0.9 ℃,干燥前差别15.2 ℃;戊二醛-荆树皮获得的样品干燥前受溶剂的影响小,差别4.0 ℃,干燥后差别10.8 ℃.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许多国营及集体大中型制革企业出现转体,更多的小集体,个体小企业迅速增多。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制革行业仍存在着发展的生机,如同本刊96年第2期“小中见大的温州制革工业”一文中提到的,小厂管理紧凑,运转速度怏,获得了人与设备利用率高,小厂高产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