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煤矿测量试行规程》规定,进行重要贯通测量时应做误差预计。而误差预计首先要选好贯通点。以前,贯通点通常是凭经验选择或者由工程进度决定的。近年来出现了对最佳贯通点的讨论,但大部分文章比较片面,即所讨论的图形比较典型,这样就失去了普遍的意义。本文的意图是要确定任意图形的贯通最佳位置、算出贯通精度以及圈定“合理贯通点所在的范围”,即“贯通域”。在最复杂的条件下,即包括近井点、定向、井上、下导线等所有误差来源的情  相似文献   
2.
泾河水利,从秦开郑国渠起,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两千余年来,在引洪淤灌发展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从70年代起就与考古工作者合作,对历代引泾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可视化全程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由数码相机和网络单元组成的网络相机的理念以及基于此的可视化全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沿路的各网络相机通过ONU、OLT接入网,与监控计算机和图像终端等构成了IP监控网。与传统的CCTV监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整体结构网络化、监控范围的全程化与局部细致化、信息处理和传输数字化、图像与语音兼容化,以及网络层次清晰、系统接线简单、终端增删灵活、便于维护管理、造价低等难能可贵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泾惠渠渠道衬砌是由干渠向支渠发展的,目前重点已转到支渠衬砌。干支渠总长380公里,已衬砌130公里,其中输水能力在10秒立方米以上的干渠,已全部衬砌完成。未衬砌的250公里,渠道流量大致有两种类型:1、流量在8秒立方米左右的渠道3条,长44公里;2、流量在4秒立方米以下的渠道18条,长206公里。其中输水能力1.5~3秒立方米的渠道12条,长144公里.因  相似文献   
5.
关于引泾灌区的灌溉管理的资料,秦汉记载极少,唐宋以后记载较多,但不系统。本文拟就古代引泾灌溉管理方面的资料作一初步探讨。 (一)管理组织和制度我国最早的灌溉制度是西汉时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倪宽开六辅渠后制订的“定水令,以广溉田”  相似文献   
6.
叶遇春 《石油沥青》2004,18(2):22-26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封层应用现状,采用几种试验方法,对乳化沥青材料、下封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江苏沿江高速公路及连徐高速公路铺筑了乳化沥青下封层、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改性热沥青下封层、稀浆封层以及单层式、双层式下封层试验路.并对试验路进行了性能检测,据此推荐出了下封层材料及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7.
引泾灌溉有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工程规模宏大,虽屡经兴废,但对陕西省以至我国旱作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影响深远。研究祖国在灌溉科学上的丰富遗产,对我们水利建设是有帮助的。现就历代引泾工程的沿革,进行初步探讨,不尽之处,请予指正。一、渠首枢纽工程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引泾灌溉渠首工程的兴建和改建有十余次。变动的原因是由于河床不断刷深,导致引水困难,渠首逐次向上游迁移,渠首移位,渠名也随之改变。引水方式  相似文献   
8.
参数特性及分布形式对边坡稳定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坡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常用的定值安全系数法不能反映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概率方法研究了极限状态方程、土性参数变异性及其分布形式对边坡稳定可靠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比较了概率可靠度与非概率可靠度所计算的可靠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基于概率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简化Bishop法比瑞典条分法更合理;土性参数变异性及分布形式对边坡稳定可靠性影响较大,当参数分布形式无法准确描述时可保守假设参数c、φ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学生-T分布。非概率可靠度分析方法能简单有效地解决参数样本少、分布形式难于确定的问题,是概率可靠度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建国四十年来,我主要在泾惠渠作管理技术工作,亲身经历了泾惠渠的巨大变迁。泾惠渠是李仪祉先生倡导、主持兴建的,1930年动工,1932年放水,1935年建成,设计引水量19米~3/秒,灌溉面积77万亩,实际最多灌到66万亩。解放前,灌溉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渠道大量渗漏,灌水技术落后,工程设施屡有毁废,盐碱地大面积出现,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到建国初期干渠仅能引水16米~3/秒,灌溉面积仅有50万亩,平均亩产粮食只有137.5公斤。解放后的40年,党和政府领导灌区人民,对泾惠渠灌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善改建,大量衬砌渠  相似文献   
10.
丰利渠丰利渠是郑国渠的第三代工程,渠首位置上移到泾河岩石岸上,工程规模比郑白二渠渠首大而且艰巨得多;渠道工程大体沿用白渠。丰利渠渠首,建造在岩石河岸上,全部工程经两次施工完成:第一次在宋熙宁年间(公元1069~1077年),由侯可负责施工,完成了十分之三,第二次是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由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