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梦莹  王坤  保欣晨  马娇阳  田稳  于淼  郭磊  向萍 《食品科学》2021,42(23):162-169
为研究牛肝菌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及毒性效应,本研究采集了云南主产区(楚雄、曲靖、大理和普洱)不同野生干牛肝菌(按颜色分为白牛肝菌、黑牛肝菌、红牛肝菌和黄牛肝菌),测定了其镉(Cd)、铅(Pb)和铬(Cr)的含量,结合体外胃肠模拟法和Caco-2细胞模型,分析了3 种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含量,并探究食用重金属含量高的牛肝菌对人体肠道的健康风险,即牛肝菌经模拟胃肠液消化后对Caco-2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牛肝菌中Cd的平均含量约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 2762—2017)中食品污染物限量值的20 倍。Cr、Cd和Pb的生物可给性在模拟胃液中分别为18.2%、3.1%和17.0%,在模拟肠液中分别下降到15.3%、0.6%、5.5%,而在Caco-2细胞中只有Cd被吸收,平均生物有效性含量为1.10 μg/mg。基于干牛肝菌的重金属总含量、生物可给性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含量分别计算其估计每日摄入量,发现基于干牛肝菌重金属总含量的评估结果提示其具有较大的人体健康风险,而基于生物可给性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含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均无明显的健康风险。此外,还发现重金属含量高的牛肝菌暴露Caco-2细胞后也不会诱发炎症因子IL-8 mRNA的上调。综上,基于牛肝菌中重金属总量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可能会高估其健康风险,建立基于人体生物有效性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静电纺丝制备小直径血管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萍  李敏 《材料导报》2011,(3):132-135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型小直径血管支架制备方法,能够形成与天然血管细胞外基质类似的纳米级三维结构———仿生天然血管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黏附和增殖。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直径血管支架的原理以及对采用不同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可降解人工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静电纺丝制备的小直径血管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与比较,指出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直径血管支架研究的热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以玉溪市红塔区、通海县和元江县土壤-蔬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和蔬菜中Cd、As、Pb、Cr的积累特征,结合体外胃肠模拟法和肠道细胞Caco-2毒性评估蔬菜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与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通海和红塔菜地土壤受As、Cd或Pb污染,其芸薹类蔬菜中Cd的含量分别超出标准限量值13.6倍和2.2倍。通海西兰花、白菜中Cd在胃阶段生物可给性分别为36.40%和9.84%,肠阶段分别下降到0.91%和0%,元江鱼腥草中As在胃、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25.23%和6.69%。基于重金属总含量的评估,通海芸薹类蔬菜存在潜在健康风险,而基于生物可给性的评价,以上蔬菜均不存在健康风险。细胞毒性试验表明生物可给态重金属暴露后不会抑制细胞活性,验证了基于生物可给性健康风险评估更为准确。结论: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分析结合肠道细胞毒性的风险评估方法,可更准确评价蔬菜中重金属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ITO薄膜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铟锡 氧化物( I T O) 薄膜的特 性和应 用,制备方 法以及 市场情况 进行了 综述。该 新材料有 优越的光电 性能,在高 科技领 域中有 着重 要 用 途, 如液 晶 显示 、太 阳 能电 池、节 能 窗玻 璃 等。国 内 外 对 I T O 薄膜均 存在良 好的市场 。世界上 差不多一 半的铟 用于制 备 I T O 薄膜 。我国 有丰 富的 铟资 源, 因此存在着 I T O 薄膜的巨 大的潜 在市场。  相似文献   
6.
针对磺化油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浮油较多,有刺激性气味且COD浓度高,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多,p H低的特点,采用预处理/UASB/MSBR/Fenton/混凝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经过调试,优化了各工艺的条件,使得工艺稳定运行,CODCr、NH3-N、TP、动植物油、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8%、87%、75%、98%、71%。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C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应收账款与企业的销售政策、信用政策和销售收款控制密切相关,其变现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分析了应收账款的形成过程与呆账、坏账产生的原因及其风险危害,提出了建立应收账款风险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等防范与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茶黄素、茶褐素的降尿酸作用。以喂食特制饲料建立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给小鼠灌胃21 d不同浓度的茶黄素和茶褐素,实验结束断尾取血检测尿酸含量及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腺苷酸脱氢酶(ADA)、肌酐(CR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结果表明,模型组比正常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增高45%(P<0.01),成功建立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灌胃800 mg/kg茶黄素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AST含量(P<0.01),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ADA、CRE、ALT的含量(P<0.05);灌胃200 mg/kg茶黄素显著降低了血清ADA、ALT的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血清AST含量(P<0.01);灌胃不同浓度的茶褐素对小鼠尿酸含量反而有升高作用,但对小鼠的心脏和肾脏有保护作用。因此,茶黄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茶褐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含量没有降低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一种表面光洁、口感协调、硬脆适中的青钱柳紫娟复合茶含片及其最优制作工艺,以青钱柳、紫鹃茶为原料,以青钱柳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及麦芽糊精添加量为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面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茶含片制备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青钱柳紫娟复合茶含片的最优制作配方为青钱柳添加量13 g、木糖醇添加量50 g、麦芽糊精添加量90 g、紫娟茶5 g、薄荷脑2 g、硬脂酸镁0.5%。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茶含片感官评分、硬度、崩解度、脆碎度、DPPH 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2.17、(15±2)N、(15.67±1.15)min、(12.67±1.53)min、(66.45±1.33)%和(0.014 4±0.000 3)mmol/g prot,青钱柳紫娟复合茶含片硬度适中,有一定脆性,表面光滑,口感协调,兼有青钱柳和紫娟茶的风味,且抗氧化能力佳,可为青钱柳和紫娟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废水中恩诺沙星浓度为2~200 mg/L,采用灭活和活性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吸附,研究了吸附平衡时间和p H值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在20、30、40℃条件下,厌氧颗粒污泥对恩诺沙星的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活性厌氧颗粒污泥与失活厌氧颗粒污泥的吸附规律基本一致。失活厌氧颗粒污泥对恩诺沙星的吸附基本在6 h内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维持在95.0%~97.0%;p H值在3~9范围内,吸附效果基本没有变化,去除率为93.6%~97.4%,当p H值大于9时,吸附效果明显减低,去除率仅为60.7%;在20~40℃条件下,失活厌氧颗粒污泥对恩诺沙星的吸附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失活厌氧颗粒污泥对恩诺沙星的吸附都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的拟合失活厌氧颗粒污泥对恩诺沙星的吸附,说明失活厌氧颗粒污泥对恩诺沙星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不存在复杂的螯合以及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