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TEM和XRD为主要手段,研究WC-TiC-Co硬质合金(YT14)在直接淬火后WC相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应力,比较了常规烧结态与淬火态试样WC相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直接淬火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合金其他性能不降低的同时,直接淬火的抗弯强度比常规烧结提高28%左右。并首次发现,经直接淬火热处理的YTI4合会中与Co相相邻的WC晶粒边界出现滑移台阶,这是淬火过程中热应力使WC晶粒内位错在{0001}密排面聚集,并可能沿{0001}<1120>易滑移系统强滑移的结果。直接淬火试样的微观应力比重新加热淬火的低。  相似文献   
2.
WC—Co硬质合金热处理强化机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WC-15wt%Co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热处理工艺的关系。并以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合金在烧结后的冷却或淬火中粘结相由面心立方β—Co→密排六方α-Co转变的马氏体相变过程。分析了热处理前后WC硬质相的表层宏观应力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合金在热处理态和常规烧结态下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粘结相面心立方β-Co含量的升高;WC相表层宏观压应力的增加以及WC晶粒间邻接度的减少是该合金热处理的主要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提出了预测弥散强化合金高温蠕变速度的模型。用此模型对第二相粒子分别为热稳定粒子(P)、溶解颗粒(Pd)、溶解并粗化颗粒(PdC)、以及纯Al(M)等4种Al合金的高温蠕变速度ε进行了理论计算。讨论了0.58T_m到0.70T_m(T_m为基体的熔点温度)的温度范围和3.5×10~(-4)E到1.O×10~(-2)E(E为基体的杨氏模量)的应力范围对这些合金状态的高温蠕变速度ε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强化是一种有效的高温合金强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YT14硬质合金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刘武  吕满珊 《矿冶工程》1994,14(3):61-65
本文以TEM和XRD为主要手段, 研究WC-TiC-Co硬质合金(YT14)在直接淬火后WC相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应力, 比较了常规烧结态与淬火态试样WC相之间的差异, 探讨了直接淬火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保持合金其他性能不降低的同时, 直接淬火的抗弯强度比常规烧结提高28%左右。并首次发现, 经直接淬火热处理的YTI4合会中与Co相相邻的WC晶粒边界出现滑移台阶, 这是淬火过程中热应力使WC晶粒内位错在{0001}密排面聚集, 并可能沿{0001}<1120>易滑移系统强滑移的结果。直接淬火试样的微观应力比重新加热淬火的低。  相似文献   
7.
热—力循环对热处理硬质合金钴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leeble-1500动态应力应变/热模拟试验机对WC-20%Co(质量分数)热处理硬质合金进行热-力循环实验,借助XRD技术分析计算了合金中钴粘结相的相组成,并在SEM下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合金烃热-力循环后,钴相中面心β-Co含量降低,密排六方α-Co含量相应升高;热处理合金钴相中面心钴相对体积百分含量下降的程度低于常规烧结合金。热处理硬质合金制品使用寿命的提高与合金中钴相相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