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一系列接近实际油藏条件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注入饱和盐水-乙醇段塞体积大小、段塞注入方式、多油层的各层渗透率级差、单层渗透率、饱和盐水-乙醇体系的组分平衡等因素对封堵高含水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乙醇,降低氯化钠的溶解度,使其产生沉淀,封堵高含水层,调整吸水剖而,可显著提高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华北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油藏储集层黏土含量高(29%)、地层原油黏度低(11.0 mPa·s)、酸值低(0.28 mgKOH/g原油)、油藏温度低(54 ℃)、水驱采收率高(> 50%)等特点,优化出适合该油藏的三元复合体系:1 500 mg/L聚合物J4+3 000 mg/L表面活性剂ES+12 000 mg/L碳酸钠。开展了该复合体系热稳定性、老化、吸附等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体系老化90 d和天然岩心砂三次吸附后,热稳定性较好(黏度保持率为50.6%),仍能达到10-3 mN/m超低界面张力。采用高低渗透率双管模型,开展了老化前后复合体系驱油实验对比研究。在综合含水90%时,改注0.3 PV未老化复合体系,综合采收率提高31.1百分点;改注0.3 PV老化90 d后的三元复合体系,综合采收率提高22.2百分点,比老化前降低8.9百分点,说明三元复合体系老化后对驱油效果有较大影响。分析发现体系老化后黏度降低较多、界面张力升高,是导致驱油效率下降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今后体系优化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体系优化中分别测定不同体系老化前后的黏度和界面张力,根据其变化情况即可最终优化出较佳的复合驱油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华北油田京11断块油藏原油黏度低、酸值低、水驱采收宰高和储集层黏土含量高等特点,优选得到适合于该油藏的最佳低浓度弱碱三元复合体系:2SY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0.15%)/Na2C03(0.5%)/SY(1.5g/L)。采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京11断块环境因素对该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性质、流交性以及表面活性剂和碱剂吸附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对矿化度、多价金属离子浓度变化以及稀释效应等环境因素影响的耐受性较强。物理模型驱油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水驱至含水98%后,相继注入0.3倍孔隙体积最佳三元复合体系主段塞和0.2倍孔隙体积1.2g/L聚合物溶液保护段塞,可提高采收率21%以上。图3表6参7  相似文献   
4.
蒙古林油田可动凝胶驱油先导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动凝胶驱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水驱油流度比、解决油藏的层内及层间矛盾、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可动凝胶驱油矿场先导试验情况,给出了对地面流程的注入剪切损失、可动凝胶驱油体系在地面和地下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油水井的反应,采用跟踪数值模拟方法精确测算了试验井的增产油量,并采用2种经济评价方法对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效果明显,实施一年半累计增油2.01×10 4 t,收回全部投资。初步建立了一套较系统的可动凝胶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对有效改善类似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蒙古林砂岩油藏原油粘度相对较高,水驱效率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驱油体系。室内在对油水界两张力、配伍性、吸附量等方面性能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段塞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段塞采用混合注入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少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持流度的能力.根据蒙古林油藏条件进行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复合段塞被设计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生物聚合物浓度为1400mg/L,段塞大小为0.1PV,注入方式采用混合注入,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9%。  相似文献   
6.
二连低渗透油藏采油过程中储层伤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二连地区低渗透的阿南、哈南两油田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采到的伤害。由两油藏地质和油藏特征及7年(1990-1996)高注采比、高注水压力条件下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的变化,得出两油藏的伤害主要是应力敏感和有机结垢并作了详细分析论证。室内岩心围压-孔隙度、围压-渗透率关系数据证实了两油藏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从原油中石蜡、胶质沥青质存在状态及对原油组成变化和外界条件变化的感受性得出了两油田储层有机结垢的必然性。10年(1988-1998)来两油田采原油初馏点、石蜡和胶质沥青质含量上升(生产数据),岩心孔隙压力下降时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大、孔隙压力不变时油相渗透率下降幅度小(岩心实验数据),采用原油含水量低时(0%-30%)蜡沉演加快,1995-1998年针对有机结垢采取的92井次、9种解堵方法中复合解堵法效率最高,井底管柱附着物中石蜡含量高而无机盐少,均说明有机结垢是两油藏伤害的另一主要因素。两油藏储层均属弱速敏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