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需求是大学教育的源动力,但目前大学教育并没有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还背负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型。以工程专业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通过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解决学生博而不精、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其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先界定了在工程教育中进行专业文化精神渗透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探讨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进行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具有:有效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弥补工程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力量不足的作用。论述了可以从借助实践性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实施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现象具体表现为信息主体之间信息分布不均衡,存在着信息差。普通高校学报要提高质量,必须改变办刊中“全而不强”、“杂而不精”的现状,通过特色栏目的建设,在局部形成自己的信息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西游记》中,贪食是猪八戒最显眼的毛病之一,他有着浓浓的食物情结。猪八戒离不开食物,食物也影响了其命运。八戒的食物情结不仅出自于他的天性,也是他强烈的性饥渴的隐性显现,更表现了他对红尘生活的极端眷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抑商、贱商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明清小说中,却涌现出大量书生“弃儒从商”之现象。从社会角度看,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的提高、经商风气的盛行、重商言论的泛起,使书生们对商业和商人的偏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于个人而言,科举功名的难以求取以及谋生的需要使一部分书生不得不放弃儒业走上了经商之路。小说中这种现象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并不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中同样含有丰富的价值理性,同样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在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进行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培养学生形成与工程师职业相契合的工程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当前工科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完善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以上理性思考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