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平井压裂技术是开发难动用低渗储层的有效手段,而对于长6 低渗浅油层实施压裂技术一般会形成水平缝(低角度),影响实际施工效果。为了指导长6 浅油层水平井的压裂设计和现场施工,把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泥质含量和渗流系数作为主要参数,将七平1 井的水平段储层划分出5 个流动单元,进行了Ⅰ类、Ⅱ类、Ⅲ类流动单元的评价;并且根据流动单元的划分结果,完成了七平1 井压裂水平裂缝条数、裂缝位置、裂缝半长的参数设计,经过现场压裂效果分析,该设计符合延长长6 浅油层的储层特征及开发要求,单井产能大幅增加,使水平井开发在延长长6 浅油层具有可观前景。  相似文献   
2.
赵靖舟  孟选刚  韩载华 《石油学报》2021,41(12):1513-1526
延安以东和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曾被认为位处三叠纪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期古湖盆的"边缘",一些学者认为该区延长组烃源岩不发育,因而其油藏原油系湖盆中心生成的原油经长距离侧向运移而来;但也有研究认为,包括盆地边缘在内的整个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均为近源成藏。为明确盆地东部地区延长组原油来源,对三叠纪湖盆"东缘"七里村油田的主力油层延长组6段(长6段)原油开展了原油地球化学和油源对比研究。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具有高饱和烃、高饱芳比、低非烃和低沥青质的特征,正构烷烃呈前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19,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长6段原油为同源成熟原油,生油母质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混有陆源高等植物,母源沉积环境为偏还原性的淡水湖泊。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与本地区长7段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烃源岩均具有明显亲缘关系,而与志丹、富县等湖盆中心地区的长7段烃源岩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分析认为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并非湖盆中心长7段优质烃源岩所生油气经长距离运移而来,而主要为原位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经垂向运移和短距离侧向运移在长6段等储层中聚集成藏,属于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3.
郑庄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长6油层为本区的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钻井岩心资料分析发现,该储层的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自生矿物为主,主要有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及钠长石等;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以及少量铸模孔、微裂隙等;属于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4.
赵靖舟  孟选刚  韩载华 《石油学报》2020,41(12):1513-1526
延安以东和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曾被认为位处三叠纪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期古湖盆的"边缘",一些学者认为该区延长组烃源岩不发育,因而其油藏原油系湖盆中心生成的原油经长距离侧向运移而来;但也有研究认为,包括盆地边缘在内的整个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均为近源成藏。为明确盆地东部地区延长组原油来源,对三叠纪湖盆"东缘"七里村油田的主力油层延长组6段(长6段)原油开展了原油地球化学和油源对比研究。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具有高饱和烃、高饱芳比、低非烃和低沥青质的特征,正构烷烃呈前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19,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显示长6段原油为同源成熟原油,生油母质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混有陆源高等植物,母源沉积环境为偏还原性的淡水湖泊。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与本地区长7段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烃源岩均具有明显亲缘关系,而与志丹、富县等湖盆中心地区的长7段烃源岩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分析认为七里村油田长6段原油并非湖盆中心长7段优质烃源岩所生油气经长距离运移而来,而主要为原位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经垂向运移和短距离侧向运移在长6段等储层中聚集成藏,属于近源成藏。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柴上塬区位于中国陆上发现的第一个油田——七里村油田,主力含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目前,对该区长6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还缺乏全面深入研究.在综合分析钻井、录井、电测井、岩心、试油、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实验观测,并引入下伏砂地比和上覆泥地比概念,对研究区长6油藏成藏特征以及烃源岩、储层、构...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主力烃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内部的湖盆中心及其周围地区,对湖盆“边缘”特别是东缘地区的烃源岩则鲜有研究。为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这一问题,选择七里村油田为研究区,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地化测试分析等手段,对该油田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七里村油田长7段烃源岩分布范围广,面积超过2 500 km2;可分为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类型,平均厚度分别为9.2 m和28.9 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黑色泥页岩TOC含量平均为2.73%,可达到“最好”烃源岩标准,暗色泥岩TOC含量平均为1.98%,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总体为Ⅰ—Ⅱ1型,以生油为主;多项成熟度参数表明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成熟度无明显差别,均已达到成熟,处于主要生油阶段。根据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其沉积环境为陆相淡水还原环境,且黑色泥页岩所处沉积环境还原性比暗色泥岩更强;烃源岩母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其次为陆源高等植物;暗色泥岩较黑色泥页岩有更多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七里村油田长7段烃源岩是本地区油藏的主力烃源岩,而且优质烃源岩的发现表明本区长7段页岩油和致密油也具有良好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
孟选刚  袁迎军  代晓旭 《辽宁化工》2014,(6):791-792,804
七里村油田Y49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物性分析、薄片鉴定、X-衍射等技术手段,对七里村油田Y49井区长6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Y49井区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余为粉细砂岩及粉砂岩,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溶孔、以及裂隙孔等多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最为发育,孔喉类型主要有大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这些孔隙结构的形成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延长油田东部老区属特(超)低渗油藏,区域内裸眼完井和套管射孔完井方式并存。通过对裸眼井与套管井的完井费用、压裂措施费用以及单井压裂投产效果、区块整体压裂开发效果进行对比,为油田后续开发过程中完井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延长油田郑庄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庄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长6油层为本区的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钻井岩心资料分析发现,该储层的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自生矿物为主,主要有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及钠长石等;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以及少量铸模孔、微裂隙等;属于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突破压裂水平缝必须为圆形的假设条件限制,研究了更一般的椭圆形压裂水平缝渗流模型。基于Newman乘积方法和格林函数思想,用无限大地层中的椭圆面源函数和垂直方向条带形地层中条带源函数的乘积得到压裂水平缝的压力响应。从压力及其导数的响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平缝渗流特征,分析了裂缝与渗透率的综合因子、裂缝形状、裂缝开度、裂缝位置等参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以实际油田一口压裂水平缝井的测试为例,应用椭圆水平缝渗流模型能够明确判断水平缝的存在,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结果表明,椭圆水平缝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