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谱分解技术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或小波变换使地震数据成图到频率域。根据单一频率地震响应特征和1/4波长振幅调谐理论,应用调谐能量对薄储层空间展布进行预测。根据气藏对地震高频波衰减显著的特征,对含气储层进行检测,确定有效层分布范围。在温米西山窑气藏开发中用此方法调整层位和井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油水两相的驱替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即巴克莱·利弗雷特(Buckley-Leverett)的水驱油非活塞式理论,韦尔杰(Welge)的平均含水饱和度方程以及艾富罗斯(Эфрос)的实验理论研究成果,推导出经典水驱油理论所对应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水驱特征曲线以及含水率上升曲线。该方法推导过程中虽未引入油水两相相渗函数,但亦能导出累计产油量与累计产液量的关系式,与以往水驱曲线推导方法有很大差异。经油田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丘陵油田构造及断裂系统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水淹程度高、现有井网对单砂体适应性较差、剩余油分布认识准确性不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了单砂层精细对比和内部构型刻画研究,建立了单砂层精细成因地层格架,落实了砂层内部单砂体的连通关系和侧向变化,为后续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工作提供了新的地质基础。研究成果既解决了一些开发生产的矛盾问题,又为二次开发试验井的部署和矿场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认识不清等问题,以区块三间房组油藏为例,开展了储层地质建模研究。结合钻井、地震、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等资料,运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分析和研究了区块的构造、岩相分布及储层物性特征,精细构建了区块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及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全面描述了储层的非均质特征,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三维数据体,为后续开发调整及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符合“S”型含水率变化规律曲线。以“S”型含水率变化规律曲线为基础,结合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出“S”型含水率变化规律曲线对应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公式,并给出待定参数确定方法,完善了从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关系转化为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的理论基础。将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中水驱采收率作为变量,绘制出油田不同水驱采收率情况下累计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图版,可以有效评价油田注水效果,很好地揭示油田注水状况。以鄯善油田和丘陵油田为例,提出了改善油田注水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