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地层压力测试对了解地层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确定油水界面、划分压力系统和确定流体密度等方面尤为重要。由于获取地层压力资料和资料处理方法上的不确定性,解释分析测试压力资料时经常出现较大的误差。利用地层压力测试的RFT资料,基于水层压力测试数据,采用压力差异法对油藏压力测试数据进行折算处理,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自由水面;同时,采用深度面分析法,利用油水压力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学计算和概率分析确定的自由水面精度也较高。实例应用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符合程度较好,与常规方法相比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对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参数的准确性,利用地质、岩心和试油资料,根据YD油田主要储层的岩电特征,采用正逆累积统计方法、油气累计体积以及Pickett交会图方法,更新了储层岩石、矿物、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细化了各个层系的孔渗饱解释参数,特别是每个参数的截止值.根据最新的解释参数,重新建立了储层划分类型和解释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FT测试资料对所有目标层系重新划分了油水系统.油田实际生产测试表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能够指导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评价、油藏储量计算和油气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M稠油油藏注采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萨克斯坦M稠油油藏的开发现状,利用测井、地质资料,建立了能够反映当前勘探开发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注汽速度、注汽温度、注汽干度、汽驱方式、注采井网等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注采参数,为M油田中区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含硫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含硫气藏是一类特殊的气藏,其物质平衡方程与常规气藏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别。常规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没有考虑硫沉积现象,因此不能完整地描述高含硫气藏的开发动态。从气藏物质平衡基本原理出发,在考虑硫沉积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定容、封闭和水驱气藏的情况,进行了完整地推导,得到了高含硫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特低渗油藏生产采用常规开发指标难以有效评价油藏生产动态的问题,引入有效驱动渗透率的概念,认为只有渗透率大于有效驱动渗透率的油层中的流体才参与流动.运用活塞驱替理论推导了含启动压力梯度两相流的有效驱动渗透率计算公式,可以确定油藏中参与流动的小层比例,并对各小层渗透率、有效厚度等参数加权平均计算后,运用产能公式得到各层流量,进而计算出油井产量,最终确定实际启动的地质储量,运用启动地质储量对采出程度等常规开发指标进行修正.结合长庆特低渗油藏开发动态研究表明,修正后的开发指标能准确有效地评价生产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东地区大部分油藏属于孔隙型碳酸岩油藏,开发初期采用衰竭开采,中后期二次采油基本采用注气方式。而无论是衰竭开采还是注气提高采收率,沥青在地层和井筒沉淀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制约原油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重点研究了实验模拟条件下注气过程中沥青沉淀对储层的伤害程度。这对于中后期注气开发过程中控制沥青沉淀,提高原油采收率有重要的意义。实验表明:沥青沉淀会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造成伤害,不同的注入速度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不同,注入速度较高时,沥青沉淀对储层的伤害更严重;气驱后注入气体突破对储层的伤害进一步加剧。因此在对油藏特别是孔隙型低渗透碳酸岩油藏实施注气时,尽量延长气体突破的时间,同时针对沥青沉淀需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涠洲11-1-A1井的油层物性、储层特征及敏感性分析,采用醇基酸作为酸化施工主处理液,这样既减少了对开发层位的损害,又保证了处理液对地层有适宜的、较高的溶蚀率,对解除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浆造成的污染堵塞具有明显效果。经过酸液类型及浓度的确定、添加剂的筛选、流动模拟及残酸分析等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用于该井海上酸化的酸液配方。  相似文献   
8.
自由水面的确认对计算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和井网部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合理避水实现油田稳产的依据.灰岩油藏RFT测试中资料的不确定性和地层的复杂性往往导致自由水面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利用毛管力校正和基准面方法,校正筛选了RFT测试数据,并通过数学计算和概率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水湿基质性灰岩地层的自由水面.实际应用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符合程度较好,可用于自由水面的确定,研究成果对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分段压裂破裂压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平井分段压裂时,形成的初始裂缝会诱发井筒周围应力分布二次改变,产生诱导应力场。诱导应力场将会对后续裂缝起裂产生影响。在考虑原始井筒周围地应力分布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和岩石拉伸破裂理论,建立了诱导应力场中井筒地应力分布模型和破裂压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取决于裂缝间距、裂缝缝高及原始地应力。随着裂缝间距的增加,沿着井筒方向诱导应力逐渐变小;定间距时,随着裂缝高度的增加,破裂压力也随之增加;原始地应力分布与诱导应力场中破裂压力的变化规律无关,只决定着裂缝破裂压力增加的幅度。该结果对于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气藏近井区地层水蒸发对气体渗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了水相蒸发现象产生的机理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利用水相蒸发解除气井水锁效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气井生产压差和气井产量是影响近井区水相蒸发的两个主要因素,产量越高,生产压差越大,水相蒸发的影响半径越大;水相蒸发主要发生在距井筒5 m的范围内;在低渗透气藏气井生产初期可以适当降低井底压力,放大生产压差,提高水相蒸发速率以快速解除水锁效应,降低气体渗流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