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7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9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盘反应器固定米根霉的L-乳酸发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米根霉的固定化方法,研制了用吸附法固定米根霉的生物转盘反应器,考察了在该反应器中培养基组成及其它操作条件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吸附法固定化的米根霉及生物转盘反应器进行L-乳酸发酵具有发酵速率快,L-乳酸得率高及既能用于连续发酵又能用于间歇发酵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绿色木霉合成几丁质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绿色木霉ZU011在以0.5%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几丁质酶活达到0.124IU/mL。几丁质酶合成的最佳碳源和诱导物为几丁质。在一定范围内啬2基中几丁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微量元素盐浓度和碳氮比都能提高几丁质酶活。胆汁酸和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几丁质酶活。  相似文献   
3.
应用基因组重排技术提高普那霉素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普那霉素产生菌——始旋链霉菌ND-23的孢子和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后获得高产突变菌株,其中高产突变株SP-S73的产量达到356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在上述增产突变株中选取4株作为基因组重排的出发亲本,对它们进行了4轮基因组重排育种,筛选得到了高产重排菌株,其中1株重排菌株G-211的普那霉素产量为832 mg/L,比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提高了134%,比原始出发菌株ND-23(272 mg/L)提高了206%.通过研究高产菌株和出发菌株ND-23在5 L罐上的发酵过程,发现普那霉素产生菌的生物合成属于非生长耦合型;其高产菌株G-211在合成产物的时期对还原糖和氨基氮的消耗量均大于原始菌株ND-23,这些结果将为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和发酵放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苷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勇  徐志南  沈文和  岑沛霖 《农药》2004,43(4):171-173
建立了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苷霉素含量的方法。较佳的分析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BDS ODS(250×4.6mm I.D.,5μm);流动相为含5.8 mmol/L三氯乙酸和8%(v/v)甲醇的水溶液;检测波长279nm,流速1.0 ml/min。对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及发酵液样品测定的重现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8,日内变异系数0.05%,日间变异系数0.9%,回收率96.30%。本方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及快速测定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发酵液中氨苷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用PICKER流动型微量热计系统地测量了环己酮-环已烷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混合热;用QCSM模型关联了混合热实验数据;从混合热拟合得到的模型参数推算了该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推算结果与文献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以多孔硅为基底的新型支撑磷脂双层膜,多孔硅具有良好的光反射干涉性能,在多孔硅表面构筑磷脂双分子层膜有望形成一类新型的生物传感器.通过电化学刻蚀法制备了孔径为35~45 nm,孔道深度约为15μm的多孔硅,并用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其孔道结构,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MSR)仅为0.64nm.用挤出...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同时糖化发酵纤维素为L-乳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纤维素原料经机械粉碎、稀酸处理、氨处理、蒸爆水洗处理后 ,用里氏木霉所产纤维素酶和米根霉对其进行同时糖化发酵生产L 乳酸 ;并与稀酸处理物料分别酶解发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实验条件下 ,粉碎处理、稀酸处理、氨处理、蒸爆水洗处理物料的L 乳酸发酵产量分别为 13 4mg/mL、18 1mg/mL、15 5mg/mL和 19 6mg/mL ,与分别酶解发酵相比 ,同时糖化发酵过程周期短。  相似文献   
8.
靛酚蓝反应测定发酵液中的氨态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发酵工业中氮源消耗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靛酚蓝反应的氨态氮定量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显色反应时间、颜色稳定性和试剂添加顺序等条件,考察了氨态氮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日内、日间重复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方法学验证.将该法应用于氨基霉素和S-腺苷蛋氨酸发酵生产过程氨态氮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当氨态氮在0~7mg/L时,质量浓度与显色反应溶液在625nm处的吸光度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86,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可检测出发酵后期氮源的微量变化,有利于发酵控制策略的调整,提高了产品的产率.  相似文献   
9.
米多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615发酵生产米多霉素的产量较低,但可以通过添加米多霉素的前体提高米多霉素产量;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519产米多霉素的产量相对较高,但丧失了前体利用能力,菌体生长还受前体的抑制.对链轮丝菌ZD615和ZD519原生质体制备最优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菌丝培养基和2 g/L的溶菌酶质量浓度最适于实验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通过研究紫外灭活ZD615和热灭活ZD519的原生质体的双亲本融合条件,发现当化学融合时间为5 min时,可得到最大的双亲融合率(5.2 %).从多种融合子中选育出一株高产链轮丝菌51-19,该菌株能够利用米多霉素的前体物质高产米多霉素,米多霉数产量比出发菌株ZD615提高了170%,达到了1 015 mg/L.  相似文献   
10.
陈海琴,徐志南,汪诚,廖玉华,岑沛霖在近几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中,大肠杆菌抽提物的制备、底物浓度的配比以及能量再生体系的选择是最关键的几个因素.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导基因,以缺失核酸酶I基因的大肠杆菌A19为实验菌株,通过对大肠杆菌无细胞抽提物制备过程中菌体收集时间、细胞破碎压力、后处理条件等参数的摸索和确定、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中底物浓度配比的正交实验优化以及系统中能量再生体系的比较和选择,制备得到了GFP表达量为154 μg/mL的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与优化前相比产量提高了2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