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煤层气闲置井指的是在煤层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因为各类原因导致超过半年以上没有正常生产利用的井。由于此类井利用价值较小,人们经常疏忽对其管理,但该类井存在气体泄漏风险,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件。因此,加强闲置井合理处置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闲置井解吸压力、目前井底流压、区域生产状况、套管技术状况、附近采煤情况等技术指标将闲置井风险等级分为3类,并针对性地制定了安全生产对策,可在同类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HSDPA MIMO系统的预编码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基于信道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分解方法得到最优码本,接着再根据最小相位差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从最优码本到固定码本的映射方法,从而大量节省了反馈信息的比特数,改善了系统容量.但使用固定码本时需要在链路性能损失和减少反馈比特开销间作出权衡.仿真和分析表明该方法的系统综合性能较好,并对实际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樊庄区块主力开发层系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开采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单井产气量。研究分压合采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与之配套的合层开发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多煤层合采的成功率。研究结果表明3~#煤层、15~#煤层的地质条件满足分压合采的要求,通过射孔层段优化、压裂工艺优化、精细排采管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现场合采实践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井需要通过压裂措施改造储层,压裂过程中普遍使用石英砂作为支撑剂。在排采过程中会发生支撑剂回流,导致卡泵、砂埋管柱等生产现象发生,影响了排采连续性。为了防止排采过程中发生支撑剂回流现象,分析统计了樊庄区块近5年来的检泵原因,发现支撑剂回流的主要发生在排水段、控压产气段和稳产段,总结了三个阶段气水产出规律及支撑剂回流的原因。提出了使用低密度支撑剂、在近井地带形成遮挡层、合理控制排采强度、使用防砂泵等措施应对支撑剂回流的影响。该类措施有效减少了樊庄区块支撑剂回流现象,可以在其他同类区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直井产出特征及排采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开采已初具规模,目前最早投产的煤层气井生产时间已接近4年.通过生产动态数据的跟踪分析,结合本区煤层储层特征,对该区煤层气井的排采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将煤层气井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排采控制方法,为樊庄区块生产井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排采管理是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切实保障煤储层不受伤害,最大限度发挥产能是需要开发者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樊庄区块为例,通过跟踪研究直井、水平井生产动态数据,总结出高阶煤煤层气具有解吸时间长,气水产量差异大,井口压力低,煤粉产出量多,产量构成以老井为主等开发特点。并初步探索出一套定性-半定量的排采控制方法和"ABC"动态分类管理办法。现场运用效果较好,实现了区块产量的平稳上升。  相似文献   
7.
高阶煤剩余资源分布预测是气田开发中后期井位调整部署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选择井型和井距可促进井组间面积降压、提高产气效果.而目前精确预测剩余资源分布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已开发井的采动影响范围.针对这一问题,以沁水盆地南部区块为依托,系统分析100余口井的地质参数、压裂监测数据和开发动态数据,剖析了影响煤层气井采动影响范围关...  相似文献   
8.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水平井地质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水平井开发10 a实践表明,相同地质条件下不同类型水平井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亟需就水平井开发地质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樊庄一郑庄区块水平井开发现状,通过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合煤矿井下观察和室内实验,研究了水平井完井方式、储层改造方式的地质适应性。结果表明,地应力大小、方向和煤体结构决定水平井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方式主要包括裸眼完井、套管或筛管完井等,在保证水平井井眼稳定的前提下采用裸眼完井经济效益最好。但埋深超过600 m时,煤岩承受的垂向应力大于抗压强度,裸眼水平井易垮塌,应使用筛管、套管完井;当埋深为600~700 m时,筛管水平井产量可达3 000 m~3/d以上,可用筛管完井;当埋深大于700 m,需要进行压裂,用套管完井。水平井井眼走向与煤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之间夹角越小,井眼受到的有效应力越大,裸眼井眼越容易变形垮塌,应采用筛管、套管完井,当水平井井眼走向垂直于煤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时,裸眼水平井产量最高,可以采用裸眼水平井完井。水平井井眼穿过碎粒、糜棱煤发育区,裸眼井眼易垮塌,裸眼水平井平均单井产气量仅1 000 m~3/d左右,而筛管水平井可以达到4 500 m~3/d左右,应采用筛管完井。煤层微观裂缝发育程度和垂向非均质性决定水平井是否需要压裂,微观裂缝发育程度可以用裂缝指数定量表征。当裂缝指数高于100时,筛管水平井产量一般高于3 000 m~3/d,开发效果较好;当裂缝指数低于100时,储层渗透性差,单井控制面积小,筛管水平井产量低于1 000 m~3/d,分段压裂后储层渗透率提高,产量达到7 000 m~3/d以上。煤层垂向上存在局部裂缝指数小于100的低渗层时,气体垂向渗流阻力大,筛管井产气效果差,需进行分段压裂,分段压裂水平井产量可达到8 000 m~3/d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交频分复用中的符号同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ML)同步算法,及基于训练序列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并进行了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ML算法相比,该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同步性能,尤其是在多径信道中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冀南地区巨1井石炭-二叠系生烃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冀南地区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评价为目标,基于详细的构造-埋藏史研究,并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有机包裹体分析,深入研究了巨1井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历史,揭示了巨1井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自形成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埋藏史,并发生多次生烃演化。分析认为:巨1井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曾发生过二次重要的生烃作用过程,初次生烃作用发生在印支期,太原组有机质生烃量为6 mg/g;而第二次生烃作用发生在喜山早期,太原组有机质生烃量为10 mg/g。最后指出在今后的勘探中,要特别重视东营运动的研究,寻找东营运动相对影响小的地区,有望在巨鹿低凸起实现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