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艾青早期诗歌表现了西方现代性的魅力和危机;呈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性的诉求及其困境。诗人企图将东方的善、朴素(真)与西方的智、华艳(美)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的理想主义诗歌谱系。为了精神超越,诗人张扬“苦难的美”。其诗歌由此成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修改的现代主义和痛苦的理想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施济美小说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文学新旧融合、雅俗互动语境的产物。其创作与现代文学的新文学传统、通俗文学传统和海派文学传统均有复杂关联,对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主要表现在拒俗求雅、反抗绝望上;对于通俗文学传统的继承主要表现在感伤言情、道德救赎上;对于海派文学传统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凸显末日意识和颓败意识、构建人性传奇上。  相似文献   
3.
《雷雨》中的自然书写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的自然,二是自然的自然。又分指作为万物实体的自然和自然界自主、自由生成、存在的力量两种。是中西方话语、传统与现代话语在现代中国场域冲突、融合、纠结的结果。作品对自然人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多方面审美表现,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人想象西方,巴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然而,想象西方与想象巴黎并不相同。巴黎作为独立的都市审美对象应该给以重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黎想象经过一个神话化、去神话化和非神话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的巴黎想象呈现鲜明的阶级视角、民族视角,从国家、民族和社会角度丰富了“五四”以来巴黎想象的内涵,并对“五四”以来对巴黎的神话化想象进行改写和颠覆。同时,自然导向19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对巴黎的非神话化想象。其居间转折、过渡的意义及其独特文学史价值均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