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在湖盆中心大面积分布,成藏期的储层物性下限是决定油气是否充注储层的重要参数。运用恒速压汞和纳米CT扫描技术分析了长7段湖盆中心渗透率小于0.3×10-3 μm2、孔隙度小于12%的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结果表明,其平均孔隙半径为160μm,喉道半径不超过0.55μm,均值为0.33μm。在分析致密油成藏期储源压差、原油物理性质及盆地流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致密储层油气驱替模拟实验及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期油气开始充注时的孔喉下限为14 nm,孔隙度下限为4.2%,渗透率下限为0.02×10-3 μm2,要达到含油饱和度超过40%而实现致密油的大面积连续分布,孔喉半径下限应为0.12μm,孔隙度下限为7.3%,渗透率下限值为0.07×10-3μm2。   相似文献   
2.
随着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持续推进,已证实在距离火山岩风化壳较深的“内幕”同样具有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潜力,但由于其成储机理与风化壳储层截然不同,目前对火山岩内幕型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滴水泉西断裂下盘为例,基于岩心薄片、物性、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火山岩内幕型储层识别与深度划分、岩性岩相及物性特征分析,明确火山岩内幕型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内幕型储层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250~600m的范围内。(2)有利岩相(岩性)主要为爆发相热基浪亚相(含角砾凝灰岩)、爆发相空落相亚相(凝灰岩质角砾岩)。(3)储集空间以溶蚀孔为主,其次为构造缝。(4)有利储层主要控制因素为古地貌、断裂分布、火山口分布、火山喷发期次等,具体表现为:火山口附近相对低洼的凹槽带是内幕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场所;近火山口处及断裂附近内幕型储层相对发育;内幕型储层纵向分布受火山活动旋回的影响,上覆烃源岩层的火山岩内幕岩体更容易被改造为内幕型储层。  相似文献   
3.
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东缘主要储油层新近系沙湾组一段(N_1s_1)和二段(N_1s_2)、白垩系清水河组(K_1q)及侏罗系八道湾组(J_1b)油砂抽提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对应的原油物性、族组成和碳同位素资料,探讨了原油来源,提出今后应加强对侏罗系湖相泥岩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N_1s_1油砂抽提物稠化严重,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基线出现"大鼓包",并检出完整的25-降藿烷系列,但中低碳数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丰度仍然较高,说明N_1s_1原油至少经过两期充注,以第1期严重生物降解原油为主;K_1q和J_1b相对于N_1s_2,原油密度较大、黏度较高、含蜡量和芳烃含量较低、碳同位素偏轻,油砂抽提物中孕甾烷和升孕甾烷含量较高,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山峰型"分布,而N_1s_2油砂抽提物中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下降型"分布.油源对比结果表明N_1s_1稠油、K_1q和J_1b原油主要来自于沙湾凹陷二叠系鸟尔禾组烃源岩,而N_1s_2油砂抽提物Pr/Ph明显偏低、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等特征与典型煤成油特征不符,因此认为N_1s_2原油主要由侏罗系湖相泥岩与煤系烃源岩混源而形成,主要来源于沙湾凹陷.甾烷与甲基菲成熟度指标反映结果存在矛盾,表明侏罗系生成的原油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白垩系烃源岩的浸析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正建 《云南建材》2013,(23):132-133
乡村建设是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群众的广泛参与。当今,在新农村建设中,也给美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三农”问题都是事关我国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设美好乡村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项新举措。我们主要需要关注的问题有:美好乡村宣传工作不到位,空心村的治理,建设需要的宅基地和土地调整的矛盾突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的资金压力,农民建房负担较重,突击发展特色农业容易大起大落等问题。以潘集镇美好乡村建设情况为例,尝试构建美好乡村的理想状态,提出乡村发展策略,并在乡村居民点体系优化、产业升级、公共和市政设施建设、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地层水相关参数为基础,结合油气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红车断裂带及其周缘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聚集和保存的关系。新近系沙湾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上侏罗统齐古组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以NaHCO3型为主;沙湾组地层水矿化度最高,清水河组次之,三工河组最低;三工河组的钠氯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及脱硫系数最高,齐古组和清水河组次之;沙湾组的钙镁系数和变质系数最高,清水河组和八道湾组次之。综合分析表明,八道湾组地层封闭性最好,沙湾组和清水河组次之,齐古组和三工河组较差。清水河组地层封闭性以中部地区最好,齐古组以北部地区最好,八道湾组以南部地区最好。地层水化学特征指示的地层封闭性与油气藏空间分布特征十分吻合,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长7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开展了岩心观察和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和其他分析测试工作。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可识别出垂积作用、侧向加积作用、前积作用和浊积作用等4种沉积类型,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重力流砂体等多种沉积微相,并识别出6种成岩相。②储层的物性由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共同控制,原始沉积组分较粗、塑性矿物含量低的岩石多发育绿泥石薄膜,且次生溶蚀孔隙更发育,储层物性较好;原始沉积组分较细、塑性矿物含量高的岩石,压实作用较强,硅质和碳酸盐胶结物发育,易形成致密储层。③沉积相带决定了岩石先天性的物质基础,成岩作用控制了后期岩石物性的改造效果,二者共同控制了现今岩石的储集性。该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有利储层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