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9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273篇
电工技术   485篇
综合类   401篇
化学工业   760篇
金属工艺   277篇
机械仪表   521篇
建筑科学   770篇
矿业工程   409篇
能源动力   162篇
轻工业   521篇
水利工程   252篇
石油天然气   363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5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8篇
冶金工业   337篇
原子能技术   40篇
自动化技术   58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虚拟技术在直播节目中的应用,阐述了虚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3.
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 33-平 1井和埕 71-平 1井是胜利油田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 ,由于地层松软、油层薄、目的层不确定、靶前位移小、中靶精度高等因素 ,使超薄油层水平井开发难度高。通过优化设计、导向钻井技术、MWD的监控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 ,严格控制井眼轨迹 ,追踪油层 ,成功完成了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 ,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以后利用水平井技术进一步开发超薄油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临邑洼陷古近系火成岩形成期次及其展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依据矿物成分、同位素年龄、侵入岩与断层的错断关系、火山岩内幕岩电旋回性等火成岩形成期次的划分标准,将临邑洼陷古近系火成岩形成期次划分为五期,并对每期特征进行描述。依据谊地区古近系火成岩多期次形成的特点,按孔店-沙四期、沙三-沙二期、沙一-东营期三个时期分别阐述了该地区的火成岩分布特征,并详细说明了火成岩形成分布与断裂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提高EDA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实施方式。一方面,将EDA实验教学过程分为实验预习、实验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为每个阶段规定了任务和要求。另一方面,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需要明确实验任务,严格考核标准,做好讨论与总结。另外还讨论了网站等手段在EDA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从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功能、联想存储功能和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特点和优越性,详细阐述了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自适应的人机接口、优化计算、通信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探讨和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9.
在目前的有线电视网中,特别是以电缆为主的网络中,有线电视干线放大器的正确选用不仅可保证传送信号的质量,而且可使干线的性价比最高.   ……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萎缩性河道挖河减淤的临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表明,要提高黄河下游萎缩性河道挖河减淤效果,就要增大挖河段以上河段的溯源冲刷量,同时减少挖河段的泥沙回淤量。而且,后者是提高挖河减淤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挖河段的底坡比降应在设计水沙条件下使水流挟沙力沿程不变或有所增大,其临界坡降至少应等于或大于水流能够克服边界摩擦所引起的摩阻坡降和为保持水流运动所需要的水力坡降之和。根据试验资料初步分析,黄河下游窄河段挖河减淤的临界比降应大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