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电解法浸出软锰矿,考察硫酸铁用量、硫酸用量、浸出时间、电流密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锰物质的量之比为1:2,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浸出时间为2 h,电流密度为400 A/m2,液固比为7:1,反应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300 r/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多种分析手段对电解锰阳极泥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高温焙烧工艺,对电解锰阳极泥中的MnO2进行晶型调控,经活化后制成Li-MnO2电池正极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下阳极泥的晶型变化,微观形貌的变化以及变化后对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350℃温度条件下焙烧2 h后,阳极泥由混合晶型变为α-MnO2,其微观结构也得到改善。其恒流放电比容量达109.03 mA·h/g,比原阳极泥的比容量提高43%,同时也比分析纯二氧化锰比容量高20%。  相似文献   
3.
无烟助镀剂热浸镀锌的镀件质量和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发了一种热浸镀锌无烟助镀剂,其配方为250 g/L ZnCl_2+20 g/L SnCl_2+12 g/L CeCl_3+10 g/L NaCl+20 g/L KF+1g/L表面活性剂;助镀工艺中助镀温度为60℃,助镀时间为30 s,浸镀温度为(450±10)℃,浸镀时间为30 s。将制备的助镀剂与传统助镀剂进行了比较,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助镀剂盐膜形貌进行了观察,对镀件的外观质量和镀层的厚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通过极化曲线和全浸试验对镀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无烟助镀剂条件下,助镀剂的盐膜较传统助镀剂盐膜分布更均匀致密,两种助镀剂条件下镀件表面均无漏镀且平整光滑,无烟助镀剂条件下镀件镀层的厚度有所减小,镀层的合金层组织更为致密,相层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镀件镀层的耐腐蚀性相较于传统助镀剂条件下的提高了25%~50%。  相似文献   
4.
将电解锰阳极泥高温焙烧,使MnO_2转变为Mn_2O_3。再利用醋酸铵将焙烧后阳极泥中的金属铅与其他重金属杂质浸出,得到纯净的Mn_2O_3。再将Mn_2O_3与碳酸锂制备成产品锰酸锂。对产品进行形貌与充放电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产品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04.898 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2.753 mAh/g,首次可逆放电效率为97.96%。同时,产品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由102.753 mAh/g下降为95.06 mAh/g,为首次放电容量的92.51%。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软锰矿电解浸出过程机理,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电解浸出过程阴极极化曲线,考察铁离子、液固比、温度、搅拌速率对阴极曲线的影响。在液固比8︰1,温度60℃,搅拌速率500 r/min时对阴极的还原反应最有利。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张力实验、接触角测量、助镀剂盐膜量计量和金相显微镜测试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两者复配的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热镀锌无铵助镀剂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新型助镀剂的湿润性能和盐膜量的作用,观察了盐膜的形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复配的表面活性剂可使助镀溶液对镀件的表面张力下降67.10%,使助镀溶液对镀件的接触角从71°减小到37°,使助镀剂盐膜量下降29.10%,均优于添加单一表面活性剂的;且金相显微镜图显示,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助镀溶液形成的盐膜更加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