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JZ油田内部断裂系统十分发育,由于部分断层的断距和地层倾角较大,断层附近成像复杂,局部构造形态和断裂系统解释可能存在多解性,给开发井的实施造成了较大风险。本文以JZ油田D井区为例,钻前认为该井区构造高部位边界大断层附近潜力较大,设计JZ-X井来进行评价。JZ-X井实钻情况与钻前预测差异较大,主要钻遇水层,无生产潜力。钻后分析认为钻前认识的连续地震同相轴其实是一种"层断轴不断"的假象,其实构造高部位存在一条封堵小断层将JZ-X钻遇位置分割成一独立小断块,且与构造低部位D井区主体块不连通,成藏条件差导致该井失利。通过对JZ-X井失利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认为在大断层附近部署开发井要时刻保持敏锐的风险意识,需要做好精细的构造解释和充足的风险潜力预案,对相似油田在断层附近实施开发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气顶气驱油藏生产规律,提高该类油藏开发效果,以渤海锦州A油田大气顶油藏为例,通过岩心、古地貌、试井和生产监测等资料的综合应用,分析影响油井气窜的主要因素,得出3类气窜模式的划分界限。研究认为,气窜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气顶指数、储层非均质性和水平段垂向位置是影响气窜规律的主要因素。通过提出分气窜模式、分开发阶段全寿命开发策略,锦州A油田大气顶油藏实现连续7a年产油量大于100×104m3/a,综合气油比小于800m3/m3,预计可提高采收率3.1个百分点。该研究为同类大气顶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利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图像粒度、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毛管压力分析等资料,对A油田X油层组低渗储层质量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以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分选好,具有石英含量低,长石含量高,岩屑含量较高以及成分成熟度低的特点。低渗储层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对储层影响较小。通过对目的层砂岩储层特征分析,探讨低渗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低渗砂岩储集层背景下的有利储层预测提供更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裂缝性变质岩潜山储集层具有形成条件复杂、储集性能控制因素多、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声波时差不能满足储层预测要求,传统储层预测技术面临严重挑战。以JZ25-1S太古宇变质岩潜山为研究对象,在地质、测井、地震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地质问题和反演目标,以岩石物理学为基础,从多种测井曲线中优选并重构出能反映储层特征的拟合曲线。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该曲线转换成拟声波时差曲线,实现储层特征曲线重构。基于重构的拟声波曲线开展变质岩潜山储层三维反演预测,反演结果有效地指导了该潜山裂缝油藏的开发,开发井储层实钻吻合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东M油田是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的双重介质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由于目前常规单一的地震属性无法精细刻画裂缝分布规律,因此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信息融合裂缝建模技术,首先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无成像测井资料的单井裂缝密度;其次将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地震不连续检测叠前地震属性,基于神经网络非线性融合进行三维裂缝密度发育概率预...  相似文献   
6.
根据渤海J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的研究目标,对J油田进行了储层精细表征。为了降低沉积相研究中的不确定性,综合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动态认识进行动静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确定各单砂层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基于目标的沉积相模拟方法表征各微相砂体间的接触关系,并基于此建立油田的三维地质模型;提出了基于沉积微相研究的砂体定量化表征方法,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渤海H油田主力层系层内夹层分布模式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有力依据,根据相似原则开展了不同夹层分布模式下的室内岩心水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在靠近生产井和夹层延伸方向附近区域剩余油较为富集,随夹层分布范围的延长,采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越慢,驱油效果越好;在采油井钻遇夹层情况下,剩余油集中在靠近生产井流动单元上部区域,夹层对最终采收率影响较小。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该研究可为海上同类油田调整挖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渤海勘探力度加强,岩性圈闭逐渐成为新的勘探目标。J气田是渤海新评价的以湖底扇沉积为主的气田,探井证实该湖底扇岩性砂体储层横向变化快,砂体分布范围和内部连通关系十分复杂。在油田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将地震、地质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湖底扇储层精细刻画流程。首先,通过地震分频技术提高目标体的分辨率,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用方差体代替传统地震成果数据,利用地层切片技术较好地刻画出湖底扇砂体平面展布规律及纵向沉积演化特征;然后,以测井结果和地震相为依据,优选出平均瞬时频率属性和地层倾角属性,结合地质认识刻画出湖底扇内扇、中扇和外扇,建立了湖底扇精细沉积模式;最后,根据地震相和流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以及岩石物理分析,正演模拟确定了湖底扇砂体内部的叠置和连通关系,规避了构造高部位含水风险。上述精细表征技术,为前期开发方案研究奠定了可靠基础,同时对该区其他类似湖底扇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扩大裂缝性油藏水驱波及效率、提高其开发效果,先从简单的一维岩心实验模拟不同级次裂缝同时存在时的流动干扰规律;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不同裂缝分布的平面物理模型,模拟不同注采模式下水驱波及系数的差异,优选裂缝性油藏合适的注采模式;最后通过大型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在实际油藏温度、压力条件下不同注采模式下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表明,弱注强采的模式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在该认识的指导下,KAT油田剖析老井区注采模式,解释油井含水特征差异的原因,并开展新区块井网优化,形成弱注强采注采模式,新井区投产后相比老井区无水采油期延长1a以上。该项研究对类似裂缝性油藏注采井网的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