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吉林西部高氟水的蒸发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扩展了已有的蒸发模型,用它模拟蒸发作用下浅层地下水中氟与其它组份的演化富集过程,并以氯离子作为蒸发过程的追踪剂,采用浓度-浓度图法进行验证,其结果理论模型与实际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从曝气流型和组分反应传质两方面总结了地下水污染曝气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已有研究在地下水流及土壤介质特性与曝气流型相互影响、脉冲曝气机理、曝气-抽提技术联用研究、生物降解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该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指出该技术在技术改良、工程优化设计及机理研究三方面存在深入研究的空间,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炼油厂污水池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4种优势石油降解菌。采用摇床培养,研究了各优势 菌和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4种菌和混合菌20d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0mg/L的石油烃 依次降解90.8%、88.9%、57.8%、49.8%、91.2%;培养液中石油烃的半衰期依次为5.5、6、15、19、5d。初 步鉴定4种菌分别属:节细菌(Arthrobactersp.)、芽胞杆菌(Bacillus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不动 杆菌(Acinetobactersp.)。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的有机污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源、污染物监测分析、有机污染物分类及其在地下环境中运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银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银北平原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基于水化学数据、室内释放试验,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银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从山前至平原,阴离子由西南向东北从HCO3型过渡到HCO3.SO4(SO4.HCO3)型,再逐渐向HCO3.SO4.Cl、HCO3.Cl(Cl.HCO3)型转化,阳离子则由Ca(Ca.Na、Ca.Mg)型向Na.Mg(Na)型转化;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处边山地带,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因素影响,溶滤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形式;冲洪积和河湖积平原则受气候、灌溉活动等作用,蒸发浓缩、蒸发浓缩-混合作用控制着平原内水化学的变化;地层岩性为地下水质的基本组成提供重要的物源。  相似文献   
6.
该文着重介绍了将Wiki技术引入GIS系统的设计思想,并描述了使用Google Maps API以及SharpMap开源平台对系统的实现。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浏览,共享电子地图,并可以加入特色标记和绘制路线。有了广泛的用户参与,可以大大丰富系统的资源,并且可以推进GIS系统大众化和社会化的应用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7.
研完了煤矿液压油的配方特点,制得了具有良好抗磨、抗乳化及防锈性能的油品,并经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海底甲烷渗漏现象广泛分布于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甲烷渗漏区发生的甲烷厌氧氧化和硫酸盐还原作用,不仅控制着甲烷的渗漏,还会促进自生矿物的形成,在铁含量较多的沉积层则呈现为含铁自生矿物的富集。利用低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海底沉积层环境,对环境中甲烷-水-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甲烷渗漏环境中硫酸盐还原对含铁自生矿物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溶液中pH、ORP下降,HS-和HCO3-离子浓度上升,指示反应釜内发生了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溶液中总铁含量实验前后减少了约7.5 mg/L,说明存在与铁有关的沉淀作用。扫描电镜观测到较多的铁硫化物及少量铁白云石和菱铁矿沉淀。自生矿物的生成和微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相互影响耦合,可以促进含铁自生矿物的生成。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海底甲烷渗漏区含铁自生矿物的形成以及其水合物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硫酸盐还原作用是由硫酸盐还原菌(SRB)主导的,它广泛分布于海底甲烷渗漏沉积区。当它与甲烷氧化耦联时,对海底甲烷渗漏起着控制作用。研究硫酸盐还原作用对于探讨海底甲烷的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反应釜为载体,将SRB接种于低温高压的甲烷环境中,探讨系统内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对水化学组分和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系统内氧化还原电位由-107.5mV降低至-181.5mV;HCO3-和HS-浓度均升高,前者浓度比后者大2个数量级。Fe2+浓度有所上升,Ca2+度则由2.40mg/L降低至0.04mg/L。扫描电镜下观测到有较多的碳酸盐和硫化物沉淀,能谱分析发现其主要阳离子为Fe、Ca、Mg和Mn。可以确定,硫酸盐还原作用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反应控制着系统内离子组分的变化。实验结果对认识海底发生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和海洋碳硫循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油料向日葵G1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石油污染质量浓度为10000mg/kg时,对 向日葵生理性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籽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对向日葵群体叶面指数从苗 期至成熟期均有显著影响。葵盘直径、茎秆直径、株高、叶片数、百粒重和生物量分别缩小或降低10.7%、7.4%、 7.2%、10.0%、16.7%和21%;空秕率提高2.4倍;对根系与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该污染浓度下石 油对向日葵发芽出苗率,籽仁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葵盘腐烂病发生率、分枝发生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