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动力学、燃烧和流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发动机热平衡、冷却散热和结构强度研究。创建发动机正向设计和分析方法,革新产品开发流程,自主开发热平衡计算平台。建立发动机缸内和水套传热、流体、温度场、强度的计算模型库,设计水套优化方法和流场评价标准,正向计算发动机热平衡和水套散热。通过2个应用案例,证明该平台在发动机热平衡计算和结构分析与评估中的作用。该平台可为发动机热平衡、冷却散热和结构强度的正向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5年全局输变电设施故障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考核指标,指出我局各单位在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996年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国产增压柴油机的润滑系统存在的增压器轴承早期失效,活塞温度偏高等问题,应用一维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OWMASTER建立润滑系统仿真模型,对润滑系统旁通控制阀的开启参数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表明: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机滤总成旁通阀和活塞冷却喷嘴的开启压力设置不合理。据此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润滑系统避免了上述问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是建筑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如何对其进行培养,采用何种模式培养是该专业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实践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式、人才培养途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了“三通一平”型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瞬时动作按钮开关的设计,从产品的结构设计到环境适应性设计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按钮开关的可靠性设计思路,为开关元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缸体主轴承螺纹疲劳强度分析与开裂失效问题,基于气缸体主轴承壁疲劳试验构建了虚拟仿真模型,计算获得主轴承壁的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气缸体主轴承壁疲劳试验结果,重新划分网格建立了精细化的主轴承螺纹联接子模型。综合考虑应力梯度、平均应力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基于临界平面法和Haigh图建立了主轴承螺纹疲劳强度模型,进行了疲劳强度评估和失效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主轴承螺纹与螺栓联接前几扣的安全系数在螺栓预紧力产生的平均应力影响下逐渐增大,最后一扣位置处安全系数最小为0.8,与试验中开裂位置基本吻合,其开裂原因为模拟气体力主导的应力幅超出材料和结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英  罗小沅  袁霞  曾小春  吴剑 《石油化工》2012,41(9):1077-1080
建立了丙烯环氧化反应中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柱类型、流动相配比和检测器紫外吸收波长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BHP含量的适宜分析条件。即采用Hypersil NH2正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体积比80∶20的乙腈-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22 nm。测试结果表明,丙烯环氧化反应产物中的组分在4 min内可完全出峰,并得到良好的分离;TBHP质量浓度在0.17~17.30 mg/mL内时,其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检出限为3.46μg/mL,加标回收率达99.4%~101.2%。该分析方法准确、快速且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可靠性管理与试验研究所四个中心任务的密切关系,说明试验研究所应该在可靠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出了试验研究的所开展可靠性管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适应电网企业"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一支适应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化"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当前及未来广东电力学校(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电力学校近年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职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提高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试行的措施和初步效果,思考建设既能适应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又能适应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在职学历教育的师资队伍,保证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