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μC/OS-Ⅱ是面向8/16位及低端32位单片机应用的RTOS,而新近推出的μC/OS-Ⅲ则面向高性能32位单片机,如ARMCortex等。以Cortex—M4为内核的Kinetis系列单片机,不仅用于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也用于诸多大学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官方提供的开发环境是CodeWarrior。本文介绍如何利用CodeWarrior开发环境,将μC/OS-Ⅲ在Kinetis单片机上运行起来,以便将μC/OS-Ⅲ引入教学、科研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尹扬  薛涛 《电气应用》2021,40(6):88-94
为了解决消弧线圈的应用和接地故障的选线定位技术之间的矛盾,以残留增量法作为参考,采用一种基于投切装置与FTU的馈线自动化技术配合作用的故障选线定位方法,在系统故障发生时,投切装置所产生的电流首半波叠加于系统故障线路零序残流之上,通过监测各出线零序电流的变化量,便可实现故障选线.将投切装置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使其与馈线自动化技术配合,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此原理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不受故障点接地电阻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三菱M701 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单轴机组为研究对象,对机组频繁调峰、朝启晚停的"两班制"新常态运行方式进行分析,从设备改造、逻辑修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安全、经济为前提,对相关合理性进行阐述.通过对修改方案的计算,探索更优节能运行方式,进一步提升机组的经济效益,并提出合理建议,对同类型运行机组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直流断路器中固态开关的多路输出高压隔离供能电源,采用LCL-T谐振网络获得高频恒流源,以高压线缆作为电流母线并起到隔离高电压的作用,通过磁环从电流母线拾取功率并实现多路输出.首先,介绍了该电源的架构及特点,对组成模块做了详细分析.其次,重点分析了全桥逆变型LCL-T谐振网络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对电源拓扑结构的品质因数进行优化分析,并结合LCL-T谐振网络作为恒流源和电流母线的思想,给出了整机设计准则.最后,试制了具备12路输出、每路额定输出功率5 W的样机,并且实验结果表明,该供能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扩展性良好、零电压导通(ZVS)、母线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低、能够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类固态开关器件的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势识别来控制机器人做复杂动作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的方案展现出有效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无论是手势识别还是在机器人复杂动作方面,都可以根据需求做相应调整.同时,本研究工作创建了一个有效的基于人工智能网络的机器人控制实用实验平台.实验设计分别以运用6个基础手势控制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清除可疑物品为例,验证了开发的平台可以让机器人实时、远程地完成预设复杂动作,满足现实中自然人机交互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设计研制所自行研制的650 kg真空电弧炉和1 t真空电弧炉真空系统与炉室连接处的动密封结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在类似设备中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级应用开发中面对各种J2EE开发框架,如何合理、有效地部署和集成以构建高效的Web应用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SH的集成架构技术,重点介绍了JSH架构的关键集成技术,并结合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应用实例,给出了该方案的实现技术.实践结果表明,该集成架构具有层间耦合庹低、利于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提高系统开发效率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各地夏季环境温度不断升高,电缆中间接头的工作环境正在恶化。为此,文中基于有限元法建立10 kV三芯电缆及其中间接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电流下中间接头的温度分布。首先,开展温升试验,得到电缆中间接头表面的稳态温度,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拟合不同环境温度下中间接头高压载流导体表面温度与电流的函数关系,以此可以计算不同极端环境温度下中间接头的极限安全载流量。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对中间接头高压载流导体表面的温度分布趋势几乎没有影响,在外护套外表面处也满足此规律。中间接头高压载流导体表面温度与电流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当电流幅值为480 A、环境温度为75 ℃时,高压载流导体表面与外护套外表面最高温度分别是环境温度为30 ℃时的1.57倍与1.69倍。当环境温度超过55 ℃时,按照国标规定的持续允许载流量会使中间接头高压铜导体表面温度超过最高允许运行温度90 ℃。考虑到自2020年起夏季环境温度持续增加,现行国标中10 kV铜导体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中间接头的持续允许载流量须被修正。  相似文献   
10.
全功率风电机组已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的主流机型,其动态特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凸显,存在引发实际工程宽频振荡的风险。该文基于模块化、多端口的频域建模方法,建立计及机侧系统动态的全功率风电机组交流侧精细化多入多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序阻抗模型。定义机网侧耦合度,量化分析全功率风电机组机网侧系统的耦合特性、影响因素及对并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较快的机侧变流器电流内环和转矩外环会降低机网侧耦合度,使机侧系统更趋向功率源特性;忽略机侧系统动态会导致全功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的分析结果存在误差;通过改变机网侧系统耦合度可改变机侧系统向网侧提供的阻尼,从而影响全功率风电机组并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