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模块化建筑系统是近60年来工业建筑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此建筑设计硕士论文的目的是对模块化建筑系统中的一种方法——盒子建筑的基本建构规律加以研究、探索,最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验性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进行不锈层堆焊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并应用于加氢产品中,取得良好效果.图1表9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万基高层商住楼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包括结构概念设计、结构三维整体分析、转换层有限元分析。指出这类结构体系的设计应从概念设计出发,制定合理的方案,通过正确的模型计算,找出结构薄弱部位,予以加强。文中同时指出,框支剪力墙转换梁不一定是偏心受拉构件。  相似文献   
4.
到家型O2O与到店型O2O两种不同的本地网络交易模式正在对商业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互联网开放数据,对比分析深圳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到家型O2O店铺与到店型O2O店铺的布局特征,从消费者与商家的角度分析其空间布局差异的内因。实证结果表明,在城市尺度上,到家型店铺在商业中心集聚的基础上呈现向周边区域扩散的格局,并且在这些区域有再集聚的趋势,而到店型店铺基本延续实体店铺集聚的空间格局;在微观尺度上,到家型店铺有向地块内部渗透的趋势,其临街性低于到店型店铺。进一步提出解释,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消费者网络消费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店铺类型,其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而店铺空间形式的改变以及配送团队的出现,使得商家在店铺区位选择上更加灵活多样,形成了餐饮商业空间向地块内部扩散的趋势,市场的适应性选择使店铺在扩散的区域产生再聚集的可能。最后,提出商业网点的规划应关注到商业中心边缘区域的再开发以及转变传统商业设施的分类方式及布局思路,并指出非市场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CO_2气体保护焊进行不锈层的堆焊工艺试验和工艺评定,并应用于加氢产品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美国ASME和法国RCC-M对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壳用SA533B-I互钢板和SA508- Ⅲ锻件断裂韧性的要求及各国生产的SA533B-I铜板、SA508-Ⅲ锻件和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试验结果,并讨论了美国、法国和英国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壳安全可靠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中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在估计转子转速和转子位置时存在严重的抖振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控制系统.采用积分滑模面代替传统的滑模面,以提高电流误差值收敛到零的速度,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采用边界层可变的分段幂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并引入随系统自适应变化的滑模增益,结合双幂次趋近律设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万基高层商住楼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包括结构概念设计、结构三维整体分析、转换层有限元分析.指出这类结构体系的设计应从概念设计出发.制定合理的方案,通过正确的模型计算,找出结构薄弱部位,予以加强.文中同时指出,框支剪力墙转换梁不一定是偏心受拉构件.  相似文献   
9.
针对永磁电机磁通难以调节以及重载运行时永磁体易遭受不可逆的退磁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反凸极变漏磁永磁电机。该电机的漏磁可随负载变化自动调节,转子的特殊结构增大了电机的d轴电感,从而有效扩大了电机的调速范围;重载运行时能够工作在磁场增强区域,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永磁体的退磁风险。首先,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电机转子结构进行了优化,随后用有限元法对电机的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动势、输出转矩、转矩波动、电感以及磁链等基本电磁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此外,还对电机的机械强度和温升特性进行了分析。优化后电机的输出转矩从55.20 N·m增加到57.38 N·m,转矩脉动从5.62 N·m降低到4.35 N·m,空载反电动势3次谐波幅值从11.87 V降为7.00 V,电机最高温度由62.8℃下降到57.9℃。提出的电机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00 r/min远高于传统电机(7200 r/min),验证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电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轨道站点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诸多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策略之一。本文以深圳市2011—2017年竣工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为对象,对保障性住房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关系和被保障居民轨道交通出行的便利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已竣工项目并未体现出优先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布局的选址策略,各行政区情况差异较大。建设量最大的公开购买型住房和公开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轨道交通站点覆盖下的居住人口比例较低。保障性住房项目轨道交通线路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3条轨道线路交通站点周边。保障性住房较多分布在早高峰进站客流量较大的站点附近,部分站点可达性较差,给居民通勤出行带来不便。轨道站点周边建设保障性住房可以为居民解决住房和出行两大难题,但也需考虑:轨道交通建设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序性问题;不同用地的供应分配,协调土地开发利用和轨道交通利用的空间匹配问题;被保障群体的差异性,保障性住房规划需综合评估、滚动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