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1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多通路并联回路板式脉动热管搭建试验台,选用无水乙醇作为工质,在不同的充液率、倾斜角度和加热功率情况下,观测工质的流型以及流动方式的变化,分析脉动热管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工质的流型为泡状流,汽液塞间隔分布的塞状流,塞状流与环状流并存的混合流,整个通道中不存在完全是环状流的流型;充液率为10%时,工质主要分布在脉动热管的中间部位,充液率为35%~85%,工质分布的均匀性增强;运行过程中工质以塞状流(靠近冷凝端)和环状流(靠近加热端)并存的混合流形式存在,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环状流的平衡位置逐渐向冷凝端移动;启动方式为温度渐进式,启动时间随着加热功率的升高而缩短,倾角的减少而增加,在竖直状态下,脉动热管能够较快启动,正常启动范围为60°~90°,倾角为45°和30°时不能稳定启动。  相似文献   
2.
以超纯水为工质,在不同的充液率(35%、50%、70%)和倾角(60°、90°)下,对并联式脉动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在不同加热功率下充液率和倾角对并联式脉动热管壁面温度、加热端与冷凝端温差、传热量及传热热阻的影响,并对传热热阻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和倾角对脉动热管的传热特性影响显著。倾角为90°时,3种充液率条件下,充液率为35%和50%时的壁面温度脉动稳定性要优于充液率为70%的情况,并且充液率为50%的传热热阻最小,加热端与冷凝端温差最小,充液率为70%的传热热阻最大,加热端与冷凝端温差最大。充液率为50%,倾角为60°和90°时,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倾角为60°的壁面温度的脉动幅度较大,传热热阻较高,传热极限变窄,传热效果明显差于倾角为90°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4.
基液氨浓度对卡琳娜循环不同目标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基液氨浓度a对卡琳娜循环综合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分别以系统热效率ef、换热器经济参数AP、汽轮机尺寸参数TP、系统经济性能参数ECO和系统综合性能参数Obj作为目标函数时,基液氨浓度对其的影响.在分析经济性能和综合性能的变化情况时,采用了最优化理论中的线性加权和法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浓度变化对不同性能参数的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大,热效率ef先增大后减小,汽轮机参数TP越来越大,而参数APECOObj却随浓度的增大先降后升,存在最佳浓度使得各性能达到最优.同时通过对比得出不同目标函数下所对应的最佳浓度不同.汽轮机入口压力P1一定时,各目标函数所对应的最佳浓度之间的关系为aTP< aECO< aObj< aef< aAP,且压力越大,最佳浓度越大.当P1为1.5MPa、2MPa、2.5MPa时,系统综合性能最优,所对应的基液氨浓度分别为0.44、0.52、0.62.  相似文献   
5.
崔成根  金哲  李惟毅 《节能》2012,31(2):47-51
建立准确地模拟U型埋管动态过程的传热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给出随着深度、运行时间埋深方向,U型埋管热流量和土壤温度在深度方向的变化、U型埋管内流体温度分布。所建立的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及提出的数值结果可以为在地源热泵系统里U型埋管的动态模拟、优化设计、优化运行及其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卡琳娜循环系统(kcs-34)的热源进出口温度及质量流量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低基液氨质量分数a(<0.66)的变化对系统理论循环效率η的影响。通过改变蒸发器工质侧进口温度T8和富氨蒸气氨质量分数b,得出系统理论循环效率η与低基液氨质量分数a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b不变的情况下,随着T8的增大,系统最大理论循环效率ηmax增大,a的取值区间呈减小趋势;在T8不变的情况下,随着b的增大,系统最大理论循环效率ηmax增大,系统最大理论循环效率ηmax对应的a值也逐渐增大,并且a的取值区间也呈增大趋势,同时,当T8保持不变并且a<0.36时,系统理论循环效率η会随着b的增大而减小,而当a>0.4时,系统理论循环效率η则会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张尧  李惟毅 《节能技术》2007,25(1):23-25
介绍了冷却除湿空调的基本原理,对已有系统提出了改进.利用热回收装置,对除湿过程中的吸附热进行回收,并采用室内回风作为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二次风,能够更有效的降低处理空气的温度.对两种方案的热利用效率进行了实例计算,改进系统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人类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从这一论点出发,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在大中型城市以及人口稠密地区实现以电代煤的优势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实现以电代煤所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和改善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液体除湿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出发,对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优点进行了讨论,建立了液体除湿实验台,提出一种新的氯化钙和氯化锌组成的混合工质(摩尔比为1:1)作为除湿系统的除湿剂、并对影响液体除湿特性的各因素分析,最后指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空调方式。  相似文献   
10.
物料浸没在吸附剂流化床中的冷冻干燥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将冻结物料浸没的粒状吸附剂流化床中的冷冻干燥过程。结果表明在流化中充入部分氮气的条件下,干燥过程可在常压下进行;即使冻结物料温度适主高于其共晶点,仍可保持正常的冷冻干燥;干燥速率随流化床温度的提高和物料尺寸的减小而加快;吸附剂粒径对干燥速率影响不大。与真空冷冻干燥比较,这种冷冻干燥方式的设备简单,但干燥速率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