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Box 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试验研究方法,进行了煤泥通过水力空化预处理强化浮选的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喉管流速、充气率以及循环次数对精煤灰分以及可燃体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充气率是影响浮选指标最显著的因素,同时各因素具有交互作用,无药剂水力空化预处理对于煤泥浮选捕收性有较大提高且不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糊精为抑制剂,十二胺(DDA)、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为捕收剂,通过零调浆方法,研究了不同捕收剂和不同pH值对煤泥反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DA对煤泥的反浮选的效果比DTAC好,当糊精的用量为1500g/t、DDA的用量为800g/t时,浮选精矿的灰分为54.38%,浮选尾矿的灰分为19.72%,浮选精矿的灰分和浮选尾矿灰分差值最大可达34.66%,浮选尾矿产率为49.42%,此时取得最佳浮选结果。矿浆的pH值对反浮选有着显著影响,在pH值为4时的酸性矿浆中煤泥反浮选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课题组前期设计了一种集细粒常规浮选和粗粒流态化浮选的宽粒级煤泥浮选机,将底部结构改造为倒锥形,避免了尾矿沉积,根据其实际尺寸构建物理模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对不同叶轮转速下的湍流结果进行对比。使用实验室试验系统对泰安煤业羊路河选煤厂所采煤样进行分选试验,得出使分选效果较为理想的叶轮转速值为1200 r/min。  相似文献   
4.
杨润全 《中国煤炭》2012,38(11):48-50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淮南矿区新集一矿远距离下保护层回采时上覆被保护层应力分布和膨胀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回采后可使远距离被保护层得到充分卸压,通过卸压应力反算出卸压保护角为60~64.5°,被保护层膨胀变形量最大为26.82mm,此时膨胀变形率为5.96‰,膨胀变形为抽采被保护层瓦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宽粒级煤浮选机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润全  王怀法 《煤炭学报》2013,38(4):657-661
将流态化机理与宽粒级煤浮选过程相结合,在一个浮选设备中实现细粒常规浮选与粗粒流态化浮选所需的不同流体力学环境,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宽粒级煤浮选机,并采用FLUENT 6.3.26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速度和湍流度两个方面对浮选机内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浮选机内增加格栅板后,可将浮选机内流场分为低速、弱湍流和高速、强湍流两个区域,从而可为粗、细颗粒浮选创造各自所需的流体力学条件;通过对叶轮圆周线速度比值与合速度比值和湍流强度比值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浮选机模拟放大的运动相似准则。  相似文献   
6.
高灰极难选煤泥的絮凝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用选择性絮凝浮选方法对某高灰极难选煤泥进行了分选试验研究,考察了团聚剂用量及种类、搅拌调浆浓度、分散剂用量等工艺因素对浮选的影响,获得了优于常规浮选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FLUENT软件对新型涡轮旋流分选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该涡轮旋流分选机内部的三维速度场(轴向、切向和径向)、压力场(静压和动压)的分布规律,从而对该分选机的分选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集集团公司的生产调度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论证及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其系统组成、特点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新集一矿是一个建设周期短 ,投资省 ,见效快的新型现代化矿井。投产至今生产了一千多万吨煤炭 ,缩小 1 3-1主采煤层区段煤柱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延长矿井开采时间的重要途径。由于煤柱的大大缩小 ,势必带来压力、水、瓦斯等一系列问题。但通过共同努力 ,克服重重困难 ,实现了安全高产的高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φ100mm涡轮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分析了溢流管插入深度、底流口直径和入料浓度对分级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